探村浙江武义坛头古村,朱氏人家孝慈文化传

2023/5/5 来源:不详

浙江金华,武义,坛头古村。

武义江畔一个宁静古朴的村落,朱氏人家至今保存着深厚的孝慈文化气息。

据武义县志记载,南宋宝庆年间(公元~年间),朱氏祖先从丽水库川迁徙到此定居,距今已有多年历史。村内保存有完整的古代血缘聚落建筑群,古香古色,精美绝伦。村中现存婺州窑、古码头旧址以及18幢明清古建筑。

村中文化传承有序,耕读成风。尤以孝道文化为代表,村中有一条巷道被称为“孝道”,富有神奇的由来。坛头村挂牌了“中国首个孝道楹联文化村”,浓墨重彩打造孝文化主题,让游客进入坛头生态湿地公园,就感受到浓浓的孝文化气息。

坛头村现存的婺州窑、古码头旧址、明清古建筑以及坛头马灯等非遗项目。这些文化瑰宝在时间的长河中并没有消失殆尽,反而经过岁月的洗礼显得更加璀璨耀眼,弥足珍贵。老村格局和风貌依旧,保存有台门、西里间、奶婆厅等精湛的古建筑,处处可见古韵余香。

坛头古村落作为以往武义江水路商贸的重要节点,口口相传的田螺姑娘传说就发生在这里。如今尚存的平方米的18幢明清古建和三个厅堂、古驿道、古埠头及其曾经的九座龙窑遗存,向人们展现着它的历史厚重、文化丰富。

同时,坛头村通过河滩松林和古民居的独特资源,保护开发了多亩的湿地公园,突出“武川诗画、闲趣渚歌”文化要素,围绕松树园、陶瓷发源地、孝道论坛地、文人创作地、画家写生地等“一园四地”,彰显“坛头斗”“溪滩地”“松树园”三大公园主题的得天独厚,已成为浙中生态廊道上的一颗明珠。年,坛头村成为全国3A级景区,并被命名为浙江首批传统村落。

坛头村南面有一湖名曰潘午潭,亦称坛头斗,形状如斗,为湿地公园一大景点。据了解,这片湖可是大有来头,传说太白金星为造“坛头牛”,派遣掌管宇宙万物的潘神下凡坛头,化名潘午,带领坛头后生壮汉,在台门前挖土围堰,到武义江划滩引水,拦白鹭溪截流成潭,以造福芸芸众生。昔日的潘午潭舟楫林立,商贾云集,鼎盛繁华,可见一斑,自此坛头村人与水结下不解之缘。在村子里有一方池塘,蓝天白云、白墙黑瓦倒映其中,清风徐来,水波荡漾,岸边则特意种植了铜钱草等水生植物,以此来净化水质,景观也优美异常。

坛头溪滩是片风水宝地,昔日掏沙掏出的一条条水坑,现在整修成与古拱桥相连的纵横河道,分流武义江,在白鹭溪水面营造出一片青葱起伏的绿岛,又在下埠口溪面汇聚后流向浩浩荡荡的婺江上游,放眼望去,一座以湿地体验、休闲度假、户外活动为主要功能的河滩生态湿地公园已初见规模。当地还举办了湿地旅游文化节。

走进如今的坛头村,浓浓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鹅卵石铺就的巷道错落有致,木质门窗古典而不失优雅,白墙灰瓦、绿树红花点缀其间。

此外,坛头村的民俗文化亦多种多样,如坛头走马灯,兴起于明际,已有多年历史,具有独特的民间表演形式和传统文化内涵。

古村记编辑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45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