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字你都认识吗在婺源旅游时感觉自己像个
2023/6/28 来源:不详白癜风的治疗办法 http://pf.39.net/bdfyy/bdfzg/190710/7288900.html
在篁岭采风期间,有一天雨过天晴之后,渝帆在天街上遇到一群游客对着一个墙壁拍过不停,觉得甚是好奇,这些人到底在拍什么呢?走近一看,原来是对着一个雕刻精美的门头在门,细一看,原来上面有三个颇为怪异的文字?为什么怪异呢?渝帆竟然一个都不认识,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便向身边的游客请教,然后令人失望的是,他们也不认识,所以才想拍下来,回去考考其它的朋友。
来吧,小伙伴们,看看你们的语文老师有没有教过你们?这几个字分别都怎么读呢?书到用时方恨少,看到这三个字,我都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上语文课的时候开小差了,怎么会不认识呢?连想蒙一下都不知道该怎么蒙。
后来,一个导游经过,给出了答案,原来这三个字从右往左分别读君、亲、师,为什么呢?因为人主为王,王即是君;见父母而是至亲;先生就是老师,很多人家客厅的香龛上便写有:天地君亲师位,意思是说这里的人对天地的感恩、对君师的尊重、对长辈的孝顺之情。同时也体现出他们敬畏天地、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价值取向。
看到这里有这样的文字之后,渝帆在之后的行程中便特别留意,意想不到的是,居然又发现了不少,比如说上图的这个铜钱,大家认识这上面的四个字吗?这四个字是“唯吾知足”,它最早是出现在汉朝的 古钱币 上,利用了方孔钱中间的那个方孔作“口”字偏旁,上、下、左、右共用一个“口”字,所以后人又称它为“借口钱”。其意义就是知足者常乐,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朴素的心愿、寄托和追求,不但构思巧妙有趣而且寓意深刻。
这是出现在石门山峡谷上的文字,这个字大家应该看出来了,就是知足常乐的合体字,人们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合体字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渝帆咨询了认识语言学朋友,他说合体字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至先秦时代,当时合国的君主用来传达命令或调动军队的符文,通常是把几个篆字合并在一起,刻在竹或木上,再剖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代时这种手法又被道士们借用到所谓符篆上,而符籙一直被认为带有召鬼神、镇精魅的奇特力量,此后,民间亦深受其染,造成以吉语合成文字的兴起。到了唐宋时代,合体字已经被民众所接受,成为人们表达避凶求吉愿望的一种手段。(对了,上图的这个字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有朋友说是天人合一,也有朋友说是一步登天,你们觉得哪一种说法是对的呢?
到了清朝,一些压岁钱(又名厌胜钱等)上开始出现连笔减划的“黄金万两”、“招财进宝”之类的四字合体。开始正式的走进寻常百姓之家,所以在篁岭有这样的文字传承也是合情合理的。对了,上面石头上的文字大家认出是什么字了吗?像不像那些道士画的符?经朋友介绍,这个字的意思是出入平安,怎么读,他说他也不知道。
在篁岭,我们还看到很多这样的文字,基本都是带有良好的祝愿和喻意,比如上面这个图片的”日日有见财“便是其中之一。其它的还有:招财进宝、黄金万两、福禄寿全、好学孔孟、唯吾知足等等:
最后这幅图是留给各位小伙伴们的?认得出来这是什么字吗?不认识就发给你的语文老师吧,你说老师啊,你怎么当时没有教我们这几个字呢?哈哈,当然是开玩笑啦,不过欢迎大家在下面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