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剧中国戏剧的集大成者

2023/5/17 来源:不详

婺剧是浙江省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其起源与京剧的前身徽戏密切相关,它在以金华为中心的金华、丽水、临海、建德、衢州、淳安等地广为流传,新中国成立时,金华古称婺州,因此婺剧也叫“金华戏”。婺剧曾被中国戏曲学泰斗刘厚生先生赞誉的“古老但生命力旺盛”的地方性多声腔剧种。

婺剧被称作小地方的大剧种。说小地方是因为金华就浙江省而言属于小地方,说大剧种是因为婺剧历史之悠久、声腔之大成、特点之多样。

婺剧的衍生与发展由来已久,通常认为婺剧起源于明朝中叶,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年6月7日,婺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婺剧包含明末的高腔、昆腔,清初的乱弹腔,清中叶的徽戏,以及后来的滩簧、时调。其中高腔又有侯阳、西吴、西安、松阳之分,多数高腔的特点是锣鼓助节,不管托弦,一人启齿,众人相和,声调高亢激越;昆腔语言通俗,情节曲折,现今剧目已较少演出,部分曲调为乱弹声腔吸收;乱弹在婺剧中,指唱“三五七”“芦花调”“二凡”“拔子”的四个声腔;徽戏表演粗犷、泼赖、朴实、健康,《二进宫》《法门寺》《青龙会》等都是较为著名的徽戏;滩簧和时调由坐唱班带入或民间小戏演变;可谓声腔的集大成者。

民间谚语称婺剧是“候阳班的嗓子、昆腔班的步子、乱弹班的笛子、徽班的架子、滩簧班的娘子、时调班的妹子”,指的便是婺剧不同分支的唱腔特色。婺剧的角色行当分老生、老外、副末、小生、花面、旦、杂等等。婺剧中有很多的绝活绝技,如《断桥》中的蛇步蛇形、《活捉三郎》中的飘若纸人、《探五阳》中的蜻蜓点水等。

一部长达四百余年的婺剧史是由一代代婺剧先辈们写成的,是他们以本地观众的文化需求和审美期待将各个融入的艺术形式通俗化、本土化,书写成的热耳酸心的家乡戏。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47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