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风流人文长山

2023/5/3 来源:不详

记者张苑文徐美琴摄

悠悠婺州千年史,滔滔豪杰无尽数。自东汉设长山县,古婺大地方才有了建治。而在如今婺城的行政版图上,亦有一个长山乡,坊间传说因附近有一座绵长的伏龙山而得名。此长山系彼长山乎?谁也道不清其中原委。另据相关史料载,清雍正十二年(),长山编入金华县庄,属白沙乡清泉里所辖。民国二十二年(),金华县设区乡镇闾邻制,长山始设长山乡。长山,一个古老的名字,一片古老的土地,沉淀婺城大地千古风流,哺育了代代英雄儿女。

一代名将戚继光

一代名将戚继光,名垂青史数百年。其麾下戚家军独领一世风骚,义乌兵在其中占据主力。这位盖世英雄仿佛与古婺大地有着某种扯不开的瓜葛。而戚继光为婺城长山乡石门村倪氏后裔,或鲜有人知。近年来,本土学者杜顺华奔走各地,对相关史料进行了搜集和整理。

史载,戚继光,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东海戚氏,字已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出身将家,于嘉靖二十三年(年)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一职,后于嘉靖三十七年南下组建戚家军,抗击倭寇,首刃岑港,于嘉靖四十年平台州,嘉靖四十一年定福建,保兴化、仙游一方安宁,歼敌数万,于年前后荡平横行数十年的倭患,造福浙、闽、粤数百万边民。

据杜顺华考证,婺城长山乡《龙门倪氏族谱》(民国十四年第七版)卷一第33页记载:“《闽南倪氏通谱》所载:‘登州戚南塘总戎入闽,自道:‘本姓倪氏,分自浙婺,入赘于戚’,以军功袭荫承戚姓,原迁三派,义(倪义)在闽,祯(倪祯)在浙,详(倪详)在定远。”又载“将军谢曰:‘先世故姓倪,南塘为吾祖发派无疑。”戚继光,号南塘,宗谱中的“戚南塘”指的应该就是戚继光,后一句出现“南塘”,或为义乌南塘,至今义乌南塘一带仍有戚氏聚居。如此说来,戚继光祖上或为婺州倪氏的后人,义乌戚家的女婿。在上海图书馆收藏的《东海戚氏宗谱》第六卷中亦有东海戚氏一脉源于婺州的记载。

对于宗谱中的这段记载,国内诸多戚继光研究学者也给予了评注和解释。由谢承仁教授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戚继光》一书,有一段叙述:“戚景通(戚继光的父亲)回到卫州后,他的上司——总督山东备倭军事的戚勋(京师人)因佩服他的人品和才能。和他联亲认作同宗。戚景通婉转而义严正辞谢说:‘我的祖先原不姓戚而姓倪,这是有记载可查的。如果我自认是大人的同宗。将来查出来别不好看。’戚继光自述:‘上世于土木堡之变时,(史载土木堡之变发生在明英宗正统14年,即公元年)赘于戚,后戚氏无嗣,因袭其官,故改戚姓也’。这史料都在一定程度上证实戚继光上世确是姓倪。谨将这件轶事记述前,以供研究时参考。”

长山乡石门村上溪一个叫盘龙咬尾的地方,尚存有一处坟冢,民间传言为戚继光的衣冠冢,据说,当年石门倪氏还为之举行过盛大的葬礼。对此,石门倪氏宗谱还进行了解释:“大府君(北宋石门倪氏一世祖倪酥尊号)之后有散徒四方,既知其所居之处,则又不得而不书,以其出于龙门(石门),非泛然可比也。福建之倪与金华惓惓焉(惓惓,挚恳之意),有一人任于其乡,则以亲戚视之,曰:‘吾金华人也。’岂以吾族为可贵哉。”可见,戚继光迁衣冠冢于石门,是个例外。据当地传言,戚继光衣冠入葬时,婺州地方官为之主持了葬礼。

遥望故国倪君泽

在长山乡石门村,有一处清静小院,上书“季原学堂”。这“季原”二字飘逸出的万卷书香,源远流长,由南山漫过北山,由倪氏家族流向婺学大家,也培育了南宋末年心忧家国的文臣才俊倪普。

据《龙门倪氏宗谱》相关记载,宋咸淳年间(-),长山石门村建有豪宅倪普院宅,后世称“枢密祠”,也叫“尚书府”。府邸建成不久,主人倪普因贬退隐归乡,并于石门椒山建亭,以望宋都临安(杭州),“国亡,北向恸哭,及卒。”

倪普,字君泽,号警斋,古婺石门村人,幼时就学于季原书堂,从学于曾为国子监助教、太学博士的伯父倪允才,有谱曰:“警斋(倪普号)自幼不凡,善诗文,援笔立就,往往有警人语,成童以治尚书,兼通诸经。”年少初试金华府,便成生员(秀才),但之后赴省城乡试,不料却“应第不举”,时倪普年轻有志,毫不气馁,随后寻学于当代理学名师何坚,稍后又从学另一大师王伯游,终于苦学有成,淳和九年()高中进士第,中探花郎。

倪普初授南康军事推官,后历官秘书省正字,监察御史、宗政殿侍讲,省试别院监试官,又提举江南东路平义仑茶监,刑狱江南东路提点,复权知饶州、吉州、平江府,权浙西提举等职,终于咸淳五年()升刑部侍郎,未几转尚书,又改礼部、吏部尚书,德佑元年(()初,荣登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相衔),倪普凭德才一路春风,世称有说“才猷德业昭然,为一世山斗。”

倪普与贾似道不相容,归隐家乡,于季原学堂继续讲学。据相关史料记载,位列“北山四先生”之首的何基就曾到季原学堂求学。倪、何两家有着深切的世交。何基离世后,由北山归葬南山。

忠肝义胆朱大典

这一脉武将的英勇善战与文臣的家国情怀,水乳交融,世代传承,到了明末时期汇聚成一副名垂千古的忠肝义胆。谈及金华的忠臣勇将,总会让人想起金华古子城的铜墙铁壁之下,熊熊烈火里的凤凰涅槃。

朱大典,字延之,号未孩,出生于长山五家村。朱大典自幼家境贫寒,世代务农为生。后移居到长山,栖身伏龙庙中。朱大典自幼爱读书,但苦于家贫。彼时,伏龙庙旁有个徐家私塾,朱大典每次路过都会靠在窗口听讲。此举感动了先生和东家,被招收入学。如今,长山乡还留有“朱大典读书处”。

年,朱大典中进士,官拜山东章丘县令。年,清军占领北京,朱大典几次抗击清勤王,最后投奔鲁王,任文华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奉命镇守金华。朱大典耗尽家财招兵买马,巩固城防,积极备战。不久后,清军派明朝降官徐凖到金华,劝降朱大典。年,清军再度出兵进攻金华。朱大典率领军队坚守孤城20多天,浴血奋战,歼敌无数。最后,内无粮草,外无援军,在新修的一段城墙被清兵集中的炮火轰破后,清兵大举烧杀入城,但朱大典依然顽强抵抗。直到将士大部分战死,朱大典才从容召集家人、幕僚32人,环坐在八咏楼,靠近火药库,毫不犹豫地点燃导火线,以身殉国。

相传朱大典已嫁入长山倪氏的女儿在登高遥望金华城破后,自缢殉国。朱大典全家22人,祖孙三代在金华保卫战中全部殉难,满门忠烈。听闻此讯,长山人集结伏龙山下,为英灵祭奠。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45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