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婺源枫红长溪
2022/5/19 来源:不详中科白癜风医院康复经历分享 http://m.39.net/pf/a_6453269.html
枫红长溪
作者:万七顺
有人说,秋天,是属于婺源的。这句话,并不为过。秋水、长天、苍山、路远,枫叶、枯藤、老树、古桥……,古韵悠悠,秋意浓浓,在婺源随处可见,令人流连。秋天,去婺源,去长溪看枫红如霞。从浮梁天宝启程,上南风岭,便可达长溪。(北京游客绝不放弃摄影供图)横亘在婺源长溪村和浮梁天宝堂之间的南风岭,是两地的界山。这是连接浮梁天宝和婺源长溪的重要通道。这座对于长溪人重要得如同生命线的南风岭,婺源人用尽心力,倾其所有打通与维护。一块银元一级台阶,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是为了能在天宝堂置地种粮。(北京游客绝不放弃摄影供图)长溪与天宝同属深山坞,但上天眷顾天宝堂,赐予她开阔平阳之地,肥田沃土。这対于多山少地少粮的长溪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与向往。当长溪人登上南风岭界山,远远望见一块块平整的稻田,他们如同看到了心中的梦想。他们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上南风岭,过南风岭,去天宝种田去。强烈的生存欲望,鼓舞着长溪人翻山越岭到天宝耕田种粮,又将收获的粮食一担担挑过南风岭,挑到家家户户。缺乏粮食的长溪人有了生活保障,南风岭打开了长溪人的生存通道。自此长溪人对南风岭更是呵护有加。他们不辞辛苦,一步一步将长长的、厚厚的麻石,从长溪村一直铺到南风岭,又从南风岭铺到天宝堂。这条种田挑粮的石板道,历经山雨冲刷,至今还保存完好,足见当时长溪人用心用力之深。这份心与力,根植于对粮食的渴望,对生活的渴望。(北京游客绝不放弃摄影供图)长溪人缺粮少粮的日子早已远去。如今,南风岭的台阶,已长满一层层青苔,落满枫叶。昔日长溪人的跫音,早已化作林中的山风,涧水的潺潺。唯有前人在古道旁植下的古枫,叶落叶长,年复一年地向经过此地的人诉说着那段流火的岁月,流金的往事。(北京游客绝不放弃摄影供图)沿着山路,踩着厚厚的、依然残红的枫叶,仿佛踩着季节的深处,一步一步向前走。攀爬台阶,翻越山岭。站在南风岭的界山处,长溪村便在眼前。下山路不是很陡,但急转弯非常多。沿路都是红枫相伴。下得山来,长溪村便在峡谷之中。(北京游客绝不放弃摄影供图)白墙黑瓦明丽地在青山中,显得特别耀眼。这是所有的婺源山村留给人的鲜明印象。有山,有水就会有人家。婺源受徽文化影响至深,强大的生命力、顽强的生活毅志、坚韧的性格,让他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创造家园,繁衍生息。长溪村几乎与外界隔离,村民们只在这群山之中,找到一处有水之地,便足矣。而对于路,他们是不做选择的。有脚就有路。(北京游客绝不放弃摄影供图)进入长溪村,一幢幢徽派建筑相依着,沿着山涧蜿蜒而去。这个村分为上村与下村,人口有上千人,算得上是一个大村庄。他们世代靠山吃山。环长溪村皆为高山,但这些高山上高大的茂密的林木,早已被果树、茶树等经济林木所代替。村民的菜园,从山脚一直种到山腰。这真是一个奇观,我们无法想象他们劳作的情景。但可以想见,这种向高山要粮求生存的举动,何止是艰苦,更是勇毅。这些被长溪人改造的高山,源源不断地向长溪人提供食粮。被重山所阻隔的长溪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在这样艰难的处境中创造家园,也创造着奇迹。(北京游客绝不放弃摄影供图)这的确是一个奇迹。如果将高山隐去,这里有小桥、溪流、人家,有田园、水渠,有街道、民宿,这不就是一个平原之处典型的江南小村镇。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个至今交通不便的大山边界村落,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外来客。他们或来写生,或来摄影。这里,成了人们寻美赏美的佳地。长溪,二百多株几百上千年的古枫,在秋日、在初冬,枫红如霞,彤红似火,与白墙灰瓦相映成趣,形成秋冬季节里的一道画意浓浓的剪影。这道剪影,在莽莽大山深处,格外引人入胜。长溪,以中国著名的赏枫基地,成为婺源旅游的一张品牌。(北京游客绝不放弃摄影供图)大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这些都没有困住长溪人走下去的脚步。长溪,正以她独特的魅力,走出大山,走向人们爱美的视野里。我们看到,长溪村那枝枝叶叶相接成片的香枫林,在季节的轮回里,叶绿叶红,灿若霞光。图片除署注外,为作者所摄(江西浮梁县新平中学姓名:万七顺)作者简介万七顺,网名万水千山,江西浮梁人。中学语文教师,爱好文学、摄影、户外运动。作品散见于地市和教育报刊。景德镇市作协会员。
红枫之乡-长溪
长溪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