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特产婺州举岩茶的特点特色,中国贡
2023/4/22 来源:不详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啊 http://pf.39.net/bdfyy/bdfrczy/
都说“金华人三天看不到尖峰山就要掉泪”,尖峰山是金华人的精神地标,维系着金华人的恋乡情结。出门在外,尖峰山遥不可及,这时,喝一口来自金华山深处的千年贡茶“婺州举岩茶”,便有了家的味道,以解思乡之情。
举岩茶采摘期只有每年的清明和谷雨之间半个月时间,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炒制一公斤干茶需采6万个左右的芽叶。其主要工艺分:鲜叶摊放、杀青、理条、挺直、烘干等五道工序。理条和挺直是举岩茶成形的关键工序,炒制的特点是以烘为主,炒烘结合,既保持原有茶芽特色,又在锅炒中稍加手压,使成茶独具风格。
举岩贡茶又名婺州举岩茶,源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唐至五代时期为十大茗品之一,一直沿袭至清朝道光年间为贡茶,追溯贡茶历史有一千余年,是中国贡茶历史最悠久的茶品。
历史文化
相传南宋嘉定年间,有一位名叫唐季度的人左眼患有眼疾,看了不少名医也没治好。有一天,他上山经过一块大石头边,突然听到有人呼唤他的名字。唐季度回头一看,石头上不知何时坐了一位道翁。道翁说唐季度是善良的人,不应受此疾苦。他从石缝间采了一把草药沥汁敷在唐季度的左眼上,唐季度的眼疾很快就治愈了。这位道翁就是传说中的黄大仙,他所用的草药就是生长在巨石缝隙间的茶叶。为了纪念黄大仙的善举,老百姓将这种茶叶称为“举眼茶”。
而举岩茶则是后来朱元璋赐的名。公元年,朱元璋率兵攻打婺州,久攻不克,遂屯兵北山。然而因水土不服,军中眼疾肆虐。朱元璋心急如焚,他手下的谋士出主意说:“北山有一得道高人名曰黄大仙,何不祭拜仙人以求良策?”朱元璋依言而行。当夜黄大仙托梦给他:“欲医治眼疾,必得北山岩茶。”次日,朱元璋早起途经巨岩,发现岩缝边有茶树,遂采叶制成茶水送给将士,果然茶到病除。朱元璋登基后,下旨将金华北山“举眼茶”改称为“举岩”,并列为贡茶。
举岩茶产于金华双龙洞风景区黄大仙景区鹿田村附近。五代毛文锡《茶谱》中有"婺州有举岩茶,片片方细,所出虽少,味极甘芳,煎如碧乳"的记载。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黄一正《事物绀珠》、张谦德《茶经》、詹景风《明辩类函》、方以智《通雅》等均把婺州举岩茶列为当时的名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