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润婺格姐说廉第五十八期直谏诤臣,秉正
2023/4/21 来源:不详吡美莫司乳膏价格贵不贵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5329.html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治国理政和党的建设的根本性、基础性任务,对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提出明确要求,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为此,市妇联推出《清风润婺格姐说廉》专栏,教育引导全市妇女姐妹学党史、感党恩、守初心、讲廉洁,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共同肩负起建设清廉金华的使命担当。
直谏诤臣,秉正为公
——汲黯的清廉故事(下)
汲黯威武不屈,刚直不阿,对以阿谀奉承而得到汉武帝赏识的人嗤之以鼻,经常公开批评汉武帝的宠臣,得罪了不少人。就在汲黯任主爵都尉而位列九卿的时候,窦太后的弟弟田蚡当上了丞相,仗势骄横,目空一切,许多大臣向他参拜时,他大多不回礼。汲黯对他这种傲慢的态度看不惯,遂见而不拜。大将军卫青的妹妹为皇后,人皆敬畏,而汲黯见到卫青也只作揖而不叩拜。有人说:“除了天子之外就数大将军尊贵了,你为何见而不拜?”汲黯说:“我只听说‘大将军’礼贤,况且,我跟他多说几句,本来是帮他的忙,这有什么不好吗?”卫青听说这话后,更加尊敬汲黯,每次军务方面有难事,他都要登门请教汲黯。丞相公孙弘在朝廷议事时从来不肯发表与汉武帝不同的看法。有时,他对汉武帝的某些决断本来也有异议,并且私下与汲黯等大臣约定要共同向汉武帝诉说真实的想法,但是一旦到了汉武帝面前,公孙弘就改变了态度,背离了事先的约定,改为完全顺从汉武帝的意志,与汲黯等人唱起了反调。汲黯为此大为恼恨,他当场批评公孙弘说:“你这是为臣不忠。”张汤因更改制定刑律法令刚做了廷尉,汲黯就曾多次在皇上面前质问指责张汤:“你身为正卿,却对上不能弘扬先帝的功业,对下不能遏止天下人的邪恶欲念。安国富民,使监狱空无罪犯,这两方面你都一事无成。相反,错事你竭力去做,大肆破坏律令,以成就自己的事业,尤为甚者,你怎么竟敢把高祖皇帝定下的规章制度也乱改一气呢?你这样做会断子绝孙的。”汲黯时常和张汤争辩,张汤辩论起来,爱深究条文,苛求细节。汲黯则出言刚直严肃,志气昂奋,不肯屈服,他怒不可遏地骂张汤说:“天下人都说绝不能让刀笔之吏身居公卿之位,果真如此。如果非依张汤之法行事不可,必令天下人恐惧得双足并拢站立而不敢迈步,眼睛也不敢正视了!”汲黯毫不顾忌地公开批评公孙弘、张汤等朝廷的重臣,自然会招致他们的嫉恨。公孙弘等权臣多次寻机加害汲黯。有一年,汉武帝攻伐大宛,得到了一匹“神马”,十分得意。那时,汉武帝刚刚设立了乐府,就命人作了一首乐曲,兴师动众地演奏。汲黯看不过去,又进谏说:“为君王制作乐曲,对上是为了继承祖宗的伟业,对下是为了教化黎民百姓。现在陛下得了一匹马就作词作曲,在宗庙里演奏,先帝和百姓能够理解你这样的作为吗?”一席话说得汉武帝哑口无言,闷闷不乐。公孙弘借机陷害说:“汲黯这是诽谤皇帝的御制文献,应该判处灭族重罪。”然而汉武帝并没有怪罪汲黯。公孙弘向皇帝建议说:“右内史辖区内多有达官贵人和皇室宗亲居住,很难管理,不是素有声望的大臣恐难当此重任,请调任汲黯为右内史。”试图把汲黯打发到难以治理的右内史职位上去。然而汲黯当了几年右内史,政事井井有条,从未废弛荒疏过。朝廷里有汲黯这样一位忠贞的大臣在,的确也有威慑作用。淮南王曾经想谋反,但十分畏惧汲黯,说:“汲黯素爱直言相谏,固守志节而宁愿为正义捐躯,很难用不正当的事情诱惑他。至于游说丞相公孙弘,就像揭掉盖东西的蒙布或者把枯萎欲坠的树叶震掉那么容易。”因此只好作罢。此事传到后世,便有了“汲黯在朝,淮南寝谋”的典故,常被人引用。
汲黯劝谏汉武帝,并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辩才,而是实实在在地为朝廷和百姓着想。汉武帝好大喜功,他在位五十四年,对匈奴作战长达四十四年。攻打匈奴取得胜利后,匈奴浑邪王率部众降汉,汉武帝下令向长安城内的老百姓征借两万辆马车去迎接他们。老百姓纷纷把马及车藏起来,结果无法凑齐。汉武帝大怒,要杀掉长安县令。汲黯说:“长安县令没有罪!匈奴叛主降汉,皇上您应该按照以前的规定,让沿途有关各县用马车依次把他们接运过来,为什么弄得天下骚动,使我国的老百姓疲于奔命地去侍奉匈奴人呢?您干脆把我杀掉得了!杀了我,老百姓就把马献出来了。”汉武帝沉默无言。浑邪王率部到长安后,得到很多赏钱,荷包鼓了,便向当地人购买各种东西。按照汉朝的法令,任何人不得持铁器出关,卖给胡人,否则以死罪论处。民间百姓不知法,有的人把铁器卖给了匈奴人,按法律规定那些卖铁器的人应该处死,结果有五百多人有杀头之祸。于是,汲黔又向汉武帝进谏:“匈奴攻打我们设在往来要路上的关塞,断绝和亲的友好关系,我国发兵征讨他们,战死疆场与负伤的人数不胜数,而且耗费了数以万计的巨资。为臣愚蠢,以为陛下抓获匈奴人,会把他们都作为奴婢赏给从军而死的家属,并将掳获的财物送给他们,以此告谢天下人付出的辛劳,满足百姓的心愿。即使做不到这一点,浑邪王率领几万部众前来归降,也不该倾尽官家府库的财物赏赐他们,征调百姓去伺候他们,把他们捧得如同天之骄子一般。无知的百姓哪里懂得让匈奴人购买长安城中的货物,就会被死抠法律条文的执法官视为将财物非法走私出关而判罪呢?陛下不能用缴获来的匈奴物资来慰劳天下人,却还要根据苛刻的法令杀戮五百多无知的老百姓,这就是所谓‘保护树叶而损害树枝’的做法,我私下认为陛下此举是不可取的。”汉武帝又是照例沉默不语,却在背后发牢骚:“很久没听到汲黯说话,如今又开始胡说八道了。”汲黯这种刚直的个性,尽管能得到汉武帝的包容,但也很难长久地在朝廷待下去。数月之后,汉武帝找了个理由,罢了汲黯的官。汲黯于是回乡隐居。
过了几年,遇上国家改铸五铢钱,老百姓很多人私铸钱币,楚地尤其严重。汉武帝认为淮阳郡是通往楚地的交通要道,就征召汲黯为淮阳郡太守。汲黯拜伏于地辞谢圣旨,不肯接印,皇上屡下诏令强迫给他,他才领命。汉武帝下诏召见汲黯,汲黯哭着对皇上说:“我本以为死后尸骨将被弃置沟壑,再也见不到陛下了,想不到陛下又收纳任用我。我常有病,体力难以胜任太守之重任。我希望当中郎,出入宫禁之门,为您纠正过失,补救缺漏。这就是我的愿望。”汉武帝说:“你看不上淮阳郡太守这个职位吗?过些时候我会让你回来的。只因淮阳地方官民关系紧张,我只好借助你的威望,请你躺在家中去治理吧。”汲黯向汉武帝告别后,又去探望大行令李息,他说:“我被弃置于外郡,不能参与朝廷的议政了。可是,御史大夫张汤的智巧足以阻挠他人的批评,奸诈足以文饰自己的过失,他专用机巧谄媚之语,强辩挑剔之词,不肯堂堂正正地替天下人说话,而一心去迎合主上的心思。皇上不想要的,他就顺其心意诋毁;皇上想要的,他就跟着夸赞。他喜欢无事生非,搬弄法令条文,在朝中他深怀奸诈以逢迎皇上的旨意,在朝外挟制为害社会的官吏来加强自己的威势。您位居九卿,若不及早向皇上进言,您和他都会被诛杀的。”李息害怕张汤,始终不敢向汉武帝进谏。汲黯治理淮阳郡务,一如往昔作风,淮阳郡政治清明起来。汲黯作为淮阳的地方官,史书对他的评价:淮阳政清。后来,张汤果然身败名裂。汉武帝得知汲黯当初对李息说的那番话后,判李息有罪,诏令汲黯享受诸侯国相的俸禄待遇,依旧掌管淮阳郡。七年后汲黯逝世。
汲黯去世后,汉武帝非常怀念他。因为汲黔的关系,让他的弟弟汲仁官至九卿,儿子汲偃官至诸侯国相。汲黯姑母的儿子司马安年轻时也与汲黯同为太子洗马,官位做到九卿,在河南郡太守任上去世。他的弟兄们由于他的缘故,同时官至两千石俸禄职位的多达十人。汲黯直言敢谏,不畏权势,忠心为国,得到时人和后人的称赞。司马迁在《史记》中怀着极其钦佩的心情为汲黯树碑立传,表彰他特立独行、秉正嫉恶、忠直敢谏、一心为公为民的杰出品格。西汉名臣黄霸等把汲黯尊为官吏的楷模。当时舆论把他视为诤谏之臣的代表,不再称呼他的本名,干脆爱称之为“汲直”。后世许多敢于直谏的名臣都从汲黯身上找到了力量的源泉。杜甫曾作诗说:“汲黯匡君切,廉颇出将频。”这位“临大节而不可夺”的传奇人物、伟岸丈夫,也因此而千古流芳。全文完。
来源:中华清廉故事
编辑:邹丽佳
一审:章涵
终审:王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