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婺源端阳节,奠念逝去的传统
2022/5/9 来源:不详网站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354.html
农历五月初五,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也称端阳节。之所以用忆这个字眼,因为从真正意义上来说自从离开老家以后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过一个传统的端午节了,一提起端午,大多数人立刻会联想到棕子的飘香和竞渡龙舟的盛况。它以其特殊的节日符号不可磨灭的植根于国人记忆的脑海中以致于又传给一代又一代人,这种延续性的结果便是使其具有不可了改变的生命朝气。然而中国地大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域孕育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使端午这个传统的节日显得更加精彩纷呈。
我老家是婺源北部山区的一个小村庄,人们习惯于把端午节称其为端阳节。家乡的端阳节里,没有龙舟,没有屈原,更没有那飘着浓郁肉香的粽子。婺源人都是在腊月快过年时才做粽子,那是用稻草的灰扬煮出来的没有任何馅料和调味品的粽子,然而它却散发一种很特别的清草香,以致于我的母亲至今仍固执地坚守着她那独特的口味,非灰扬粽子不吃,即便超市里的粽子再美味再诱人。婺源山区里的人们有着属于自己的传统记忆。这种记忆没有纪念屈原那样恢弘深远的意义,在我看来却有着浓浓的乡情和人情味儿。
担节“担节”(婺源话),其实就是送礼的意思。在婺源乡间,每逢过年过节晚辈都要给长辈都要担节。不知这担节这词是到底是如何来的,不过记得小时候婺源还属于物质匮乏的那个年代,一到节日期间,出门在外地的儿女们便挑着扁担,一头挂着长长的草鱼,另一头挂着肥厚的猪肉和其它各类丰富的物品来父母家里“担节”。这种身体力行的担节方式比现如今简单的给父母几百钱更令人深刻,它透露给人们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不要忘记了孝道,而且孝道是需要付出行动的。
拜艺拜艺,婺源话。是一种祭拜祖先的活动。祭拜祖先是婺源人经常性的一项活动,在这里节日不仅是属于当下生活着的人们,也属于那些已经逝去的先人们。端阳节也不例外,记忆中奶奶每至节日前夕,便早早的打扫厨房,将一切锅碗瓢盆洗刷得干干净净,到节日时再用它们蒸菜蒸饭祭祀祖先。她还整整齐齐地在八仙桌上摆上碗筷,还有酒杯,然后恭恭敬敬的向祖先们敬酒,嘴里说着一些祈求祝福的话语。敬完酒,就轮到我们小孩子出场向祖先们拜香了,拜香前可是要洗手洗脸,整理衣冠的。可不能衣冠不整,脏头脏脸。用奶奶的话说,一切都要是干净的,这样才能表达对先人的敬意。拜艺成为端阳节和其它的节日里一种庄重的仪式,直至今日,不管走到哪里,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我都莫名充满了一种敬意。
美食美食的记忆理所应当是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记忆吧,端阳节吃的东西很多,除了炒面,咸鸭蛋和蒸大蒜就像粽子一样是老家端午节的一种食品标签。在端阳节,咸鸭子不仅具有美食的用途,还被赋予了娱乐的功能,在端阳节这一天,孩子们把咸鸭蛋装在用彩色毛线织成的网兜里挂在胸前,然后到处去向别的小朋友挑战,看看到底是谁的子比较硬。也不知道是谁发明了这项功能,不管是谁这都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他使我的童年留下了美味和快乐的双重记忆。长大后才知道原来古人崇拜龙,用青、赤、黄、白、黑五色毛线编织的这种网兜展开后的菱型格子象征龙鳞!蛋在婺源又叫子,鸡蛋鸭蛋又叫鸡子鸭子,孩子佩戴这样的吉祥物意味着自己是“龙子”!
此外,家家户户还会蒸大蒜子,大人会告诉自己的小孩要多吃大蒜子,可以起到解毒和预防感冒的作用,每当看见邻居家的小女孩大把大把地往嘴里塞大蒜子时,我的眼神总是充满了惊讶!咸鸭蛋和蒸大蒜,两者都是极其简单的美味,然而之于端阳节,已不仅是一种美味,就如《舌尖上的中国》里所说的这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中味道,已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知信念混合在一起,让我们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个是情怀!
旧时端阳令人难以忘怀的记忆实在太多太多,想着想着,已然闻到了老家大门上插着的艾草所散的清香,追寻而去,再回到故乡,回到了那时的端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