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亭朱熹春日中泗水滨,写的是山
2025/1/7 来源:不详□周学泽
朱熹《春日》诗,大家都很熟悉,全诗曰: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中所言“泗水”,是山东的泗水,还是写他故乡婺源的泗水(今名思溪),却多有争议。
朱熹一生没有到过山东泗水。朱熹(年-年),是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年金灭辽,年元宋联合灭金,朱熹生活的所有时间,都处于宋金对峙时期,而那时山东处在金国统治下。
查阅元末至正三年(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的《宋史·朱熹传》,也可以看出朱熹一生的轨迹。朱熹十九岁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等职,没有到山东的记载。未成年不可能离开南宋,成年后朱熹是当世文化名人,他如果到“敌占区”,是一件大事,不可能不记述。
对《春日》这首诗,大体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朱熹没有到过山东,但《春日》中所言“泗水”就是山东的“泗水”,这是一种虚写手法。
“春风”是儒家的一个典故,《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以此衍生出成语“春风化雨”。而且,和“春风”有关的成语就出自朱熹,他在《伊洛渊源录》记载“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州,逾月而归。语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
朱熹追求格物致知,作诗有以景喻理的习惯。如《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看似是写景,其实是写读圣贤书时的感受。
“泗水”对儒家文化有重要意义。春秋时期,洙泗二水流经鲁国都城曲阜,孔子于二水之间聚徒讲学,创立了儒家学派,洙泗遂成为儒家文化的象征而名闻遐迩。《礼记·檀弓上》中,曾子对子夏说:“吾与尔事夫子于洙泗之间”。《史记·鲁周公世家》:“太史公曰:余闻孔子称曰:甚矣鲁道之衰也!洙泗之间龂龂如也。”
作为崇尚孔孟的理学家,朱熹因为仰慕孔子游泗水教化弟子的故事,连用“泗水”和“春风”两个典故,写下“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
另一种观点认为,朱熹《春日》中所言“泗水”,是写他故乡婺源的泗水。
婺源是宋代理学大家朱熹的祖籍,有研究者认为《春日》是朱熹春天祭祖省亲时而作。朱熹祖籍地婺源有一条叫泗水的小河,今有思口镇有思溪,南宋宁宗庆元五年(年),俞姓建村于水寡若泗的溪旁,原名为泗水,又名泗溪。在婺源旅游网上,有对当地泗水的解释:泗水今称思溪。主源发和公之上,流四十余里达思溪,纳四面八方之水,曰泗水。
朱熹曾几次于春天返乡祭祖扫墓,逗留多日。祭祖扫墓之余,游览春光,即兴而写《春日》,对于朱熹来说,也是一件自然不过的事情。
首先,朱熹这首诗的题目就是《春日》,可以肯定就是写在春天的诗;其次,朱熹一定看到了春天的万紫千红,然后有感而发,就是说,这首诗一定有实景为参照。在没有到过山东泗水的情况下,这里的“泗水”应该在南方某个地方,而最有可能引发朱熹感触的,莫过于家乡的实景。
和《观书有感》以景写理不同,《观书有感》题目中涉及“观书”,题目限定内容,其一和其二再写景,也是在“观书”;而《春日》的题目很明确,就是写春天,而且诗的开首是“胜日寻芳”——“胜日”在古代是指亲友相聚日子——祭祖省亲正好是亲友相聚,或阳光明媚的日子;“寻芳”是个动宾结构,"寻"是“寻找”,这就说明,这首诗是于春天某日实地踏访,一定有一个实地背景。最可能的,就是他家乡婺源的泗水。
有人考证,南宋时,在今辽宁、河南、广西等地,都有名为“泗水”的河流。正像山东的“邹鲁”之称遍布全国一样——因为孟子是邹国人,孔子是鲁国人,所以“邹鲁”常常是文化发达之地的代称,全国目前尚有91个城市被称作“邹鲁”城市。全国各地的“泗水”之名,是汉族人迁徙之后形成的,最大的可能是,借鉴了孔子教化之地山东泗水的名号。
这就带来了一种可能,朱熹在实地游览家乡婺源的泗水之后,以家乡泗水联想到山东的泗水,顿悟之间歌以咏志。毕竟山东的泗水在古代赫赫有名,是著名的“四渎八流”之一,更是孔儒教化的胜地,作为南宋大儒,他当然不可能不知道“泗水”的文化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