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上饶婺源赋春发生这样的事,幸亏民
2023/6/11 来源:不详近日,婺源县公安局赋春派出所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查处了一起售卖“三无”保健品案件,责令商家当场退还非法所得款余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现场退款
9月22日上午9时许,赋春镇冲田村居民齐某报警称:在冲田村委会对面的空地上,有一群人在售卖净水器和保健品,专门骗老人的钱。
接到报警后,赋春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发现现场有一群人在推销净水器和保健品,而购买这些产品的主要以老人为主。民警经现场走访群众,并对售卖的产品进行了检查,发现老板董某带领13名员工以促销会的形式,对净水器和“三无”保健品进行售卖。
民警立即联系了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对产品进行了检查,发现所有保健品为“三无”产品,责令董某把已经售卖保健品的钱退还给群众。民警通过村委会广播告知群众情况,并通知已购买保健品的群众来退款。在民警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的监督下,共计退款余元。
公安机关、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正在对董某等售卖“三无”保健品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中。
保健品欺诈10大常见套路
问:保健品一般都有些什么套路哄骗老年人上当?怎么劝家里老人不要买保健品?
答:中国保健协会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保健品的销售额约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了50%以上。调查显示,超过65%的老年人使用过保健品。而在保健品获得渠道中,老年人自己购买的比例达到了近40%。在购买渠道中,有近66%的老年人因公司推销、广告宣传而购买保健品。
可老人们不知道,他们所“中意”的某些保健品,可能不仅不能养生,反而还容易被卷入骗子们的套路中,结果落得“人财两空”!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公安机关梳理了保健品欺诈的10大常见套路,提醒老人们谨防上当。
套路1:“免费送鸡蛋”引人上钩
通过发传单免费送礼聚集老年人,惯用手段是“保健品空盒换鸡蛋”。如在小区周边发传单,凡持传单前来听讲座的可免费得鸡蛋。利用一些老年人爱贪便宜的心理,引人上钩。
套路2:假称公益活动,增加
权威度
对老年人号称是由某个知名公司或机构举办的公益活动,目的是向老年人免费普及健康知识。打着公益的幌子,吸引老年人来听课,实则为推销产品做铺垫。
套路3:失实宣传,夸大
保健品效果
“使用3天见效,永不复发”“一周时间,根除疾病”等等保健品诈骗销售中类似的宣传用语是利用老年人担心自身健康的心理以及缺乏辨别能力,诱骗其购买。
套路4:设置客户门槛,拒绝
年轻人登门
活动地点在头一天晚上才公布,一般时间会提前一天晚上通知,多选在工作日,而且会向老人发放入场券,年轻人不能进入,只能外面等候。
套路5:入门先登记,套取个
人信息
进门前,销售人员会让老年人填写基本信息,趁机聊上几句,一方面培养信任感,但更主要是为了套话。比如“您是自己走过来的?”“您老气质真好,以前是老师还是干部啊?”看似平常的问题,是为了达到复查地址、预估购买力等目的。
套路6:“专家”“医生”依次上
场忽悠
请“医生”和“专家”给老年人免费体检、看病,讲保健品的成分和效果,引起老年人兴趣。在“医生”和“专家”的双重游说中,一些老人就会心动进而购买。销售产品时再给些优惠、折扣,利用老年人迷信权威的心理和对自身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