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州谣丨差点消亡的婺州举岩茶,缘何入选
2023/5/2 来源:不详浙江新闻客户端监制蒋梦桦策划杜羽丰朱浙萍本期作者叶龙华(金华市茶文化研究会荐稿)
日前,“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人类非遗,金华的绿茶制作技艺(婺州举岩)和庙会(赶茶场)也列入其中。即日起,《婺州yao》栏目推出“问茶”系列,邀请专家学者一起探讨金华茶产业的发展,以及文旅融合新思路。本期将由金华市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高级研究员叶龙华,与大家聊聊婺州举岩的前世今生以及这块“金”字招牌下的漫漫茶路。
《婺州举岩,“金”字招牌下的漫漫茶路》
本期作者:叶龙华
11月29日,对于中国茶界是个大日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项目容纳了全国44个茶技艺及习俗项目,而早在年就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金华婺州举岩茶制作技艺便是其中之一。
茶海钩沉,回望婺州举岩的历史往事
中国是茶的故乡,儒家以茶明志,佛家以茶参禅,道家以茶修心,医家以茶入药。茶,又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的产物,特别是在当地人的情怀中,是很难找到替代的。正如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喝着吴江的震泽茶,写下了冠绝千古的抒情诗《离骚》。号称“马战鼻祖”的秦国人,嚼着干牛肉,喝着秦国特有的粗老凉茶,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慷慨情怀,最终一统华夏。茶在国人的情愫中,不仅仅是社交的道具,更是陶冶性情,修己达人,传递文化的不二灵物。
婺州举岩源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是中国贡茶历史上最久远的茶品之一。五代十国时期后蜀二年(年)毛文锡所著《茶谱》中有“婺州有举岩茶,片片方细,所出虽少,味极甘芳,煎如碧乳”的记载;宋代吴淑的《茶赋》所述:“夫其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荈之利,其功若神,则渠江薄片,西山白露,云垂绿脚,香浮碧乳……(碧乳就是指举岩茶,笔者按)”;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黄一正《事物绀珠》、张谦德《茶经》、詹景风《明辩类函》、方以智《通雅》等均把婺州举岩茶列为当时的名茶之一。又据清康熙《金华府志》和道光《婺志》记载,明代始金华每年向朝廷进贡举岩茶若干,一直沿袭至清道光年间。
婺州举岩在宋元两代时期,采用蒸青方法制成团饼茶。明代自朱元璋一纸诏书“罢团为散,改进芽茶”后,举岩茶从蒸青改为炒青,制成散茶包括芽茶和叶茶。
几经沧桑,到了清末民初,婺州举岩的制作技艺早已失传。直到年,在金华市、县有关部门的关怀下,经过茶叶科技人员的努力,这一古老名茶才开始恢复生产,并在随后的全国供销系统茶叶评比中连续三年位列浙江省四大名茶之一。
花落新家,婺州举岩制作技艺再登顶
婺州举岩产于金华山双龙洞顶鹿田村一带。这里山高林密,雨量充沛,早晚昼夜温差大,土质腐殖度高,外加上“云暗雨来疑似夜,山深寒在不知春”古诗句所描述的气候条件,构成了举岩茶独特的生长环境。
根据资料记载,恢复生产后的婺州举岩采摘期大致在清明到谷雨期间,采摘的标准为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炒制一公斤干茶大约需要6万个左右的芽叶。举岩茶的主要工艺分:鲜叶采摘、摊放、杀青、理条、挺直、烘干等五道工序。理条和挺直是举岩茶成形的关键工序,炒制的特点是以烘为主,炒烘结合,既保持原有茶芽的特色,又在锅炒中稍加手压,使得成茶更具特色。当时的婺州举岩干茶条索紧直略扁,茸毫依稀可见,色泽银翠交辉,清香持久,具有花粉芬芳香味,滋味鲜醇甘美,汤色嫩绿清亮,叶底嫩绿匀整。
年,婺州举岩茶的商标持有人——浙江采云间茶业公司在原有的制茶技艺基础上,汇集茶界领域的诸多专家和企业的生产人员一起,开展技术攻关。在茶行业里,有一句话叫“好茶是做出来的”,一语道破天机。经过反复试验后,在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的同时,最终确定了优化后婺州举岩的制作技艺流程和茶叶的干茶外形。现在的婺州举岩外形蟠曲紧结,茸毫依稀可见,色泽翠绿油润,香气馥郁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爽醇厚,回甘生津。鲜叶须于清明前后开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再经摊青、青锅、揉捻、二锅、做坯、整形、烘焙、精选储存等过程完成。炒制特点以炒为主,炒焙结合,对温度和手法都有极高的要求,从而保证了婺州举岩独特的色、香、味、形。
至年,婺州举岩茶制作技艺先后被列入金华市、浙江省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现了三年三级跳。此次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入选人类非遗又为中国茶走向世界带来了新的机遇,婺州举岩制作技艺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子项目名列其中,这份荣耀,实属可贵。这说明婺州举岩的传承不仅仅是制作技艺的传承,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播,是民族复兴、文化自信的强力验证。
时补法 摄
保护传承,婺州举岩需要提纲挈领的通力协作
浙江正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在文化领域倾力打造“宋韵文化”标签,而作为有“小邹鲁”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金华,婺文化的发掘和传播方兴未艾。婺州举岩作为唯一入围“人类非遗”的八婺茶叶品牌,应该要借此机会好好谋划一下,在增加品牌传播力度、宣传举岩茶文化的同时,更要加大保护传承的力度。
早些年,婺州举岩曾先后在金华黄宾虹公园、金华山双龙洞口、黄大仙祖庭开设“举岩茶苑”、“举岩贡茶馆”、“举岩道茶馆”。目前婺州举岩仅有金华山鹿田村一带的近百亩老茶园,和一个不大的制茶车间,更罔论非遗博物馆、茶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品牌形象店之类的高端体验场所了。近些年来,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大众媒体传播进入了新时代,婺州举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