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欣赏朱熹香界

2024/12/8 来源:不详

北京白癜风研究中心治疗要多少钱 https://m.39.net/pf/bdfyy/bdfhl/
香界幽兴年来莫与同,滋兰聊欲泛光风。真成佛国香云界,不数淮山桂树丛。花气无边熏欲醉,灵氛一点静还通。何须楚客纫秋佩,坐卧经行住此中。一、创作背景简介:此诗的主标题是“伏读秀野刘丈‘闲居十五咏’,谨次高韵;率易拜呈,伏乞痛加绳削,是所愿望。”次标题是“香界”,总共有十五首诗,主标题都一样,但都有次标题。双引号中加粗字的标点符号是笔者添加的,以便读者理解此诗创作的缘由。“伏读”的意思是恭敬地拜读;“秀野刘丈”意即“秀野刘老先生”。刘韫,字仲固,崇安县(今属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南宋官员,官至朝散大夫(从五品下)辞官归隐于崇安县南,所居有台榭花木之胜,自号秀野;与朱熹唱酬诗较多。《全宋诗》中仅收录了刘韫的三首诗作,其“闲居十五咏”诗作已失传。“谨次高韵”是“次韵”的恭敬写法,也就是依照刘老先生写诗的原韵重新创作一首诗。“率易拜呈”意思是“我率直地送呈给您(刘老先生)阅读”;“伏乞痛加绳削”意即“敬请严加纠正修改”,“绳削”原意是指古代的木工用弹墨绳、刀斧削来修改纠正木制家俱;近现代文人常用“斧正”一词。花气无边熏欲醉灵氛一点静还通据笔者考证,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公元年(南宋乾道元年,宋孝宗赵慎年号),当时朱熹由于跟南宋朝廷中一些官员的政见不同而请辞回崇安;这首诗是朱熹在武夷山隐居治学时写的,从本诗的主标题可以看出,朱熹对这位刘老先生非常的尊敬。我们都知道,朱熹是理学宗师,古经文学家,他的《四书集注》、《诗经集传》被元、明、清朝廷定为教科书。元朝之后的历代皇帝、很多饱学鸿儒是从小读朱熹的著作成长起来的,可是我们看到朱熹在为人处事上却非常的谦卑。这使笔者想起《易经》中的一句话:“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大意:虚怀若谷的君子啊,他们用谦卑的态度来为人处世并修养自身的品德。)”二、注释:1、香界:香的世界2、幽兴:幽雅的兴致。3、滋兰:茂盛的兰草。4、聊欲:犹如。5、泛光风:沐浴在雨后日出时的和风之中;“泛”意即“沉浸、沐浴”。6、真诚:真个;的确。7、佛国:佛的世界;如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香积如来的香积世界等等。每一位佛都有自己成就的佛国世界,这个世界中有很多已经成就了果位的罗汉、菩萨;还有无数佛的子民。每一位佛的世界都不相同,但都无比的庄严和美好,是天上的乐园。8、香云界(香的世界):本诗指香积世界。传说中香积如来的香积世界,花卉景物都散发出不同的香气,而不同的香气又聚集到天上形成彩色的香云朵儿。香积世界的佛、菩萨在说话或打手印的时候,散发出的能量场带着柔柔的光,光中有香风弥漫。9、不数:不亚于。10、淮山:指淮南小山。西汉淮南王刘安(汉高祖刘邦之孙),博雅好古,曾招天下名士为门客,在风景秀美之山区建儒林学院,院中遍植桂树,每逢桂花开,馨香弥漫。学者们著书立说,分造辞赋,作品集以“小山”或“大山”命名,对后世影响很深,颇得后世文人钦慕。古一语中的词汇“折桂”、“攀桂”、“桂枝”均源于此典故。本诗以“淮山桂树”来借指西汉淮南王刘安所建儒林学院的优美环境。详见东汉.王逸《招隐士》序;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十二:“吾郡遗文,惟晁无咎《北渚亭赋》最为瑰丽,有淮南小山之遗风。”11、灵氛:亦作“灵芬”,道家语;由身体内部向外散发的纯净之气或香气。12、楚客:原意指客居他乡的人。朱熹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朱熹13岁那年父亲朱松病逝,临终前将朱熹托付给其好友崇安县(今福建省武夷山市)刘子羽照顾及教育,因此朱熹常居于武夷山(在朝为官期间除外)。“楚客”是朱熹的自称。13、纫:多音字,本诗读音“宁”,(用绳子)捻缀。参考《康熙字典》注音:“《广韵》女邻切,《集韵》尼邻切,昵平声。(真韵)”另外,按照本诗的格律此字读平声为宜。“纫秋佩”语出自《楚辞.离骚》:“纫秋兰以为佩。”谓捻缀秋兰,佩带在身。三、全诗大意:幽雅的兴致近年来与以前大不相同,(我感觉自己)就好像茂盛的兰草沐浴在雨后日出的和风之中。(由于书房中点了很多的香)人在房间中犹如来到了佛国的香积世界;(居住院落之环境)不亚于当年淮南王刘安所建的儒林学院,那满院子的桂花树。院落内外盛开的鲜花及花树香气弥漫,令人沉醉;在入静中,身体内的香气与外部沟通,融为一体。我不需要捻缀秋兰,佩带在身,因为行走坐卧、读书治学时都在芳香的氛围之中了。四、赏析: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特别是像朱熹这样的儒家学者,他其实也是一位在儒家中的人,这首诗是朱熹读书状态的写照,而且是读书状态非常好的时候写的。首联“幽兴年来莫与同,滋兰聊欲泛光风。”这是朱熹对自己读书状态的一个概括。颔联第一句“真成佛国香云界”,为什么古代的文人会在自己的书房点很多的香呢?在中国古代,特别是从唐朝到清朝,上朝的时候在朝堂内要点很多的香,如唐代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皇帝在一些重大节日举行燕礼(宴请朝中大臣)时也要点香,如北宋苏轼〈上元侍宴〉:“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清史稿.志七十五》:“恬熙,御炉中,叆叇瑞烟霏。一解鸾声嘒嘒来云际,九奏韶钧沸。”皇帝是天子,因此有皇帝出席的公开场合(祭祀、上朝、燕礼)一般都会点香;这是讲文人在朝廷时。古代的文人在自己书房中一般都会供奉圣人的画像或塑像,读的是圣贤之书(四书五经等等),读书时燃香,一表示对古圣先贤的敬仰及感恩;二、燃香后香气有助于人精神集中,更容易理解经义。三、香气有助于写诗词及文章时灵感的到来。五、朗读:这首诗的入声字为,莫、欲、佛、国、一、客。朗读时应特别注意入声字的发音方式。六、诗词格律:这首七律的格律如下,列出来供爱好诗词的读者参考。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从以上列出的格律中我们看到,加下划线的仄字表示此处可平可仄,朱熹在这两处使用了平声字。总体看来此诗格律严谨,遣词造句淳朴且内涵丰富;朱熹严谨朴实的创作风格值得我敬佩和学习。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80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