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板龙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8/24 来源:不详婺源灯彩俗称“迎灯”,是民间流行最广的一种传统艺术,迎灯有祝愿人丁兴旺和庆贺吉祥之意。婺源灯彩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表现内容极其丰富:有龙灯、香灯、撑灯、杠灯、动物灯等,千姿百态,美不胜收。逢年过节,从城镇到村庄,从街头到巷尾,处处都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焰火冲天、神龙窜阵,人们沉醉在一片欢乐之中。板龙灯,则是婺源最具代表性的、参与人数最多、最受百姓欢迎的灯彩。婺源板龙灯以各地宗族的祠堂、街道里弄等为灯会单位,按男丁以户籍出灯,故有“人头灯”之称。自古以来,宗祠不仅是乡村最好的建筑,而且又是族人的政治文化中心,具有神圣、权威、荣耀等属性。婺源板龙灯多数都以祠堂作为大本营,族人在这里商讨迎灯事务,还有加工制作并存放龙头、龙尾。经过上千年的历史演进,婺源板龙灯已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完美、演技精湛和色彩浪漫的民间艺术,不但保留了丰富的民俗文化信息,还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增添了节庆日喜庆气氛。板龙灯的组成婺源板龙灯由龙头、龙尾、龙身、灯撑四部分组成。龙头板长3米,宽40厘米。龙头高4.5米,宽2.5米,造型各异。整个龙头十一炷灯火,由六至八人抬举。龙尾分龙、鱼、虎及麒麟等多种式样。全龙长度可长可短,一般都有余板余米,有的甚至长达到余米。龙身由板桥节节相连而成,板桥上的彩灯分花篮灯与灯笼灯两种。花篮灯上的图案系民间剪纸,灯笼灯是用篾丝编制成长形灯笼式样,外裱皮纸,套红腰箍或贴上喜字,每板一般都有三至七盏不等,灯火相映,形似龙鳞。迎灯婺源民间将正月里舞板龙灯看成是国泰民安、添进人丁、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美好征兆,故婺源习俗称正月十三为起灯节,十五为闹元宵,十八为圆灯。迎灯时,板龙灯由村巷蜿蜒而出,鞭炮硝烟弥漫,烟花腾空绽放。各种灯彩汇聚,鼓乐声在夜空中回荡。迎板龙灯有许多习俗。起灯之日,家家户户和祠堂都要悬挂灯彩,用十番锣鼓迎接龙头、龙尾。起灯前先是斗灯,即各户灯板会合“接龙”。龙灯斗好后,龙头前摆香案、烧纸钱,再由长者行拜龙头之礼,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每次舞龙结束拆灯,家家都要鸣炮迎接。灯板放于堂前,烛火只能由其燃尽熄灭。十八日圆灯后,龙嘴里的龙珠要送给村里新婚未育人家,祝其生子添丁。人们还会扯下龙须带回家撒入猪栏鸡舍,以祛瘟疫;将龙肉(龙面额上的彩纸)安放在小孩的枕下,保佑其无病无灾、健康成长。代表性传承人1.胡十斤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熟悉板龙灯和各式花灯制作,雕工精细,图案新颖。香港凤凰卫视曾专题采访其龙灯扎制。2.汪宣烈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年开始,跟汪伏生老师学习板龙灯、走马灯及各种花灯制作技艺。擅竹艺、绘画、书法,在继承传统灯彩制作的基础上进行融汇创新,作品精致新颖,独具特色。代表作有《龙龟塔》《七层宝塔》《双走马》《三走马》及粽角灯、八角灯、鸟兽造型灯等特色灯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