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云红色八婺谢高华一座立在义乌

2023/5/3 来源:不详

                            

编者按

金华红色资源丰富,建党周年以来,一代代金华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在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3月22日起,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社科联、金华发布联合推出“百年风云红色八婺”主题系列报道,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从百年金华党史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第七期——《谢高华:一座立在义乌人民心中的丰碑》。

谢高华:一座立在义乌人民心中的丰碑

年10月27日,浙江衢州,天空下着蒙蒙细雨。数十辆来自金华义乌的黑色奔驰和宝马轿车驶出沪昆高速杭金衢段衢州东出口后,有序地排成一列纵队缓缓前行。每一辆车的引擎盖上都贴着黑底黄字的贴条,上面写着“饮水思源”。每辆车的后挡风玻璃上,都张贴着“谢天谢地谢高华,富你富我富大家”的标语。他们是专程从义乌驱车一百多公里,自发来送别原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的。

图片上这位干瘦而又目光坚毅的老人,就是曾经的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年4月至年12月,主政义乌两年零八个月,短短的两年零八个月,在义乌人民心中树立起了一座丰碑!

年4月,谢高华离开了工作、生活了52年的衢州老家,抱着“让我去义乌干,那我就好好干,干出点名堂”的信念,来到了“一条马路七盏灯,一个喇叭响全城”的义乌任县委书记。

△第一代义乌小商品市场(资料图片)

刚开始,义乌人民对这位初来乍到、穿着朴素的县委书记好像并不怎么欢迎。一个月后,一位在路边摆摊经常被驱赶的农妇,就将谢高华堵在县委门口,责问“谢书记,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你是我们的父母官,你管不管”,农妇一口义乌方言,谢高华听了个云里雾里。但是,谢高华并没有把这位妇女赶走,而是温和地请她进办公室坐下来。情绪稳定之后,妇女有点不好意思地向书记诉苦:“哎呀,实在是太难了,做个小生意天天被抓,一次罚一块钱,两三天白干了。”其实,当时全国任何地方做这样的小生意,那都是违禁操作。考虑了一会,低头沉思的谢书记,居然来了一句,你尽管去摆吧,我告诉有关部门不会给你关了。

农妇高兴地走了,谢高华陷入了沉思。在对义乌农民的生活状况和城里的摆摊者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后,他做出一个决定,给路边摊市场“开绿灯”。当时政策不明了,不少干部怕担责任,顾虑重重。在一次县机关大会上,谢高华明确表态:“咱们要尊重老百姓的需求,开放义乌市场,让大家都来摆地摊吧,开放义乌小商品市场,出了问题我负责,我宁可不要乌纱帽!”

在谢高华书记带头作用下,县委很快统一了思想,形成共识,并明确表态:“开放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经济,出了问题集体负责。”

△年6月,时任义乌县委书记的谢高华(中)和同事们在县委常委会议上探讨开放稠城镇小百货市场。

年9月5日,一个设施简陋的市场出现在了义乌县城稠城镇湖清门街头,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由此诞生。义乌民间蕴含着的善于经商的潜力被释放出来。附近几十公里的农民,都赶来摆摊,大家的脸上是喜笑颜开。小商品市场的摊位从年底的多个到年增加为个,并实现了由“马路市场”“草帽市场”向“以场为市”的转变,为义乌国际小商品市场的辉煌打下了重要基础。

小商品市场兴起以后,税费管理是个令人头痛的新难题,自由买卖、随行就市、现金交易、无需发票,工商税务人员追得鸡飞狗跳,逃税欠费行为依然屡禁不止。对此,谢高华通过深入调研后,采用“源泉控管、定额计征”的办法,结果,管理效率大为提高,当年的税收也比前两年提高了三倍。利国、利民、又利义乌,翻番的曙光开始显现。但就在这个时候,上级税务部门拿着尚方宝剑很快查上门来了,怎么办?谢高华摊牌算账,据理力争,终于获得调查组的理解,争得了试行权,因而也迅速引来了周边乃至全国成千上万的经商大军,赢得了早发于全国的先机。

△年10月19日,摄于上溪高速出口,义乌商人开着私家车自发前往,组成长长的车队,迎接谢高华。

老百姓满意了,谢高华却想的更多了。“义乌的主导产业是农业还是商业?部分先富起来的民间能人是否还要扶?面对国营、集体商业敌不过地摊的价格竞争之呼声该听还是不听?”一系列问题都关系着义乌今后的发展。经过长时间实践调查,年10月5日,在区镇乡党委书记会议上,谢高华首次倡议在义乌“兴商建县”,将市场摆在义乌经济发展的龙头位置,把商贸业作为义乌的主导产业。为义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成为义乌几十年一以贯之的发展战略,取得了丰硕成果。年中国义乌首届小商品博览会开幕,年“中国小商品城”股票正式上市,年向全球发布“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年义乌获批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义新欧”中欧班列开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义乌成为了享誉全球的世界小商品之都!

△年10月21日,谢高华参加义博会,和参展的外商们面对面交流。摄于义乌国际博览中心。

△年4月28日,谢高华坐在义乌绣湖湖畔,回忆往事。

义乌发展起来了,老百姓富起来了,谢高华却慢慢老了。但是不管谢高华在哪里,他的心始终和义乌人民一直在一起。每年的“义博会”上,义乌老百姓问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谢书记来了吗?”谢高华也是每年必到,23年从未间断,直到年,离开人世。

谢高华,这位“改革先锋”、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催生培育者在义乌没有一处房产,没有一间商铺,更没有一份中国小商品城的原始股。在他家的墙上始终挂着“信仰”两个大字,有人曾问,您的信仰是什么?谢高华回答,“为老百姓吃饱饭,杀出一条血路。”

这就是谢高华,中国共产党党员谢高华!

供稿丨义乌市委党史研究室

原标题:《谢高华:一座立在义乌人民心中的丰碑》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45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