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农民抖出精气神金台资讯

2023/6/21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核心阅读

他们是地道的农民,他们肚里墨水不多,但是,他们在中华优秀文化中浸润成长。他们的竹编手工艺、中国武术、民间小调、传统捕鱼等传统文化的因子,被扑面而来的网络文化、旅游文化和演艺文化,一一激活,焕发新彩。

文化,不但助力他们摆脱贫困奔向小康,而且给他们的精神气质注入了时鲜的色彩、新潮的气息。

他们自我创造、自我表现的热情,不但“抖动”了网上线下,而且迸发出自带光芒的文化力量。

竹编老李成网红

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斑斑驳驳地映在地面。地上早已飘积了一层竹屑,清香沁人。61岁的李年根右脚踏着条凳,左手一拉,竹丝在两片匀刀之间疾速滑动,“咝啦”作响,“竹花”纷落。

一旁,摄像机记录着他干活的全过程。就是这个“竹编老李”,从门庭冷落的老篾匠,变成了有近千万粉丝的网络红人,实现了人生逆袭。上个月,老李的故事还上了央视新闻频道。老李说,做梦都想把洞村竹编发扬光大,现在呀,总算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老篾匠成了大网红

老李是分宜县洞村乡南村村人,三岁丧父,翌年随母改嫁。他六岁和哥哥独自生活,八岁跟大伯学做篾匠,十三岁学成满师,另起炉灶带徒弟。苦孩子心里始终有本账——手艺好,就不怕没饭吃。“哎呀,说不得,每次说到就流眼泪。”灯光下,老李的眼睛泛着晶莹。

岁月在指尖上流转,世事在岁月中变幻。和许多老手艺一样,篾匠日渐被冷落。篾匠活远近闻名的老李也不例外,但他心里一直憋着劲:就算讨饭吃,也不能把竹编老手艺停下来。

当渐渐习惯清淡日子之后,老李没想到,机遇会找上门。去年五月,新余一家文化传媒公司找他合作,在抖音、快手开设账号,既传播竹编技艺,又网络直播带货,把新余的非遗文化、特色产品推广出去。老李盘算着,月工资三千保底,卖货还有提成,关键是网友都能看到洞村竹编,正合心意。

老李更没想到,第一个短视频,就有上万人点赞。短短一年多时间,他的抖音粉丝量达到万,快手粉丝多万。这也让摄像师郭志杰惊喜不已,看来民间老手艺,还是有市场,这粉丝量和热闹的评论区就是证明。老李的月保底工资,也涨到六千。

老李士气高涨。看!镜头下,本色出演的他收放自如,朴实有趣。妻子、孙女、街坊邻居倾情助演,视频拍得饶有趣味。最亮眼处,还是老李的巧手。只见他面对镜头,神情专注,动作娴熟,各种篾片、竹丝在他手里轻轻舞动,沙沙作响,最后变成精致的竹编盛器、玩具或装饰品。

每个视频不仅是竹编技艺展示,而且还演绎一个温情故事,甚至直戳泪点。难怪粉丝噌噌往上涨,互动也频繁。在妻子李满英眼里,老李想象力丰富,热爱生活,经常编些小鸟、青蛙什么的,网友若需要,他都满口应承。

“只要网友想到的,我老李都能做出来。”老李自信满满。借助网络,老李平均每月销售竹制品上百件,收入数万元。今年十月,他通过直播带货,售出竹编工艺品和本地手工面、米粉等特产货值二十多万元。

做了一辈子篾匠,老了还当上网红,老李直呼想不到。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走到外地,常有人问我是不是‘竹编老李’,还要跟我合影,嘿嘿!”

老工匠追求高境界

出名之后,老李成了大忙人。洞村竹编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作为新余特色文化之一,经常受邀参加各种展会。前些天在首届江西林业产业博览会上,老李的十二生肖竹塔、提篮等作品,大放异彩。接着,老李又带上这些宝贝赶到苏州,参加新余文化旅游招商推介会,同样惊艳展会。

在老李工作室桌台上,摆放着数十件大小不一的竹编作品,有各种提篮、竹盘、花瓶、礼盒、肖像画,造型精巧,竹丝细密,色彩丰富。若非亲眼所见、亲手触摸,真不敢相信是竹篾做成。

指着台上一对尚未完工的大礼篮,老李说:“这是抖音粉丝给我出的题,我接了,做个全国最复杂、最精致的礼篮给他看看,我就喜欢挑战自己,也一直都在挑战自己。”礼篮直径四十公分,四层,篮壁、篮底都是双层,用原色、褐色、黑色不同色彩、不同规格的篾片织成,礼篮的硬边框还有刻花。待全部完工,至少要半年。

工艺这么复杂,烦不烦?老李答:“不烦,钻进去就有乐趣了,做手艺要有高境界,追求完美,不能光想着钱。”从编织农村生产生活用具,到制作竹编工艺品,老李的境界,早已超出了传统篾匠范畴。“是咯,没有境界,怎么会在家里关了七年?”老李的妻子在旁边接话。

原来,从年开始,老李只做了一件事——砍毛竹、剖篾料,闭关在家苦练竹编技艺。为此,老李摸透了竹性。山窝、山梁的竹子,太阳东晒、西晒的竹子,质地不同、各有其用;黄土竹子柔韧性好,带甜味,容易生虫;黑土带沙的地方,竹子有苦,韧性强,最金贵……

七年里,昼夜似乎消失,时间好像凝滞,只有篾片和竹丝在老李手中交织、跳跃,形与色的排列组合,幻化出无穷的神奇。竹塔、竹枕、竹摇篮、竹挎包、竹行李箱、竹肖像画……

老李的得意之作,是十二生肖竹塔、竹摇篮,分别耗时九个月、七个月。这些物件,构思奇妙、编织精巧,堪称艺术精品。老李骄傲地笑言:“摇篮有人出价三万六,但是,我不舍得卖。”

七年间创作了多少作品?——不多,只有二三十件,但这些作品都没达到最高境界,还不满足。现在正在编“清明上河图”,材料准备三四年了,现在开了个头。

七年磨一剑,梅香苦寒来。

老技艺期待新传承

老李肚里墨水不多,但他很明道理:竹编技艺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不仅不能丢掉,还要传承好、发扬好。在林博会上认识了那位九旬老人后,他更加坚定了这份情怀。

那天,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在老李的竹编前停住了,眼光像钉子一般,左看右瞧,偶尔忍不住轻抚几下。这一停,就是一个多小时。老李好奇,上前问话。老人动情道:“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好的竹编,真正的手艺货啊,李师傅,你吃了好多苦哦!”老李鼻子一酸:“老哥哥,你说的是啊!这是我练了一生的功夫,不能失传了,要不然悲痛一辈子。”欣逢知己,相谈甚欢。

现在,老李红了,订单开始多起来。县里六七个老篾匠跟着他重操旧业,但有时人手还是不够。他想在乡里办个竹编工艺厂,把徒弟们召回来;再发动农民来学,既传承竹编非遗文化,又带动他们增加收入。

虽然现在学的人不多,但老李还是有信心。市县乡各级都重视非遗文化,让洞村竹编经常有机会走出去,被更多人了解;而且,竹编课还进了校园。每周三下午,老李要到仙来小学给19个孩子上课,教授简单的编织技巧。虽然每次要花许多时间准备竹编材料,但看到孩子们编织出的小用具和小鸟、蜻蜓、小蛇等小玩意,老李再累也高兴。

这段时间,新余市区几所学校再发邀请,希望“竹编老李”进校传技,为孩子们心里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老李自然乐意,说会积极安排。

作为洞村竹编传承人,老李说,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努力传承、发扬下去。他以前喜欢听京戏,每次不顺心,总会对自己、对家人念那句台词——“沙家浜总有一天会解放。”

“梦想要慢慢实现,总会‘解放’的!”老李加重了语气。此时,他的眼里透着深邃的光。(记者胡光华)

寻梦农人做演员

夜幕下的龙虎山,早已习惯了热闹。

11月9日晚上7点多,《寻梦龙虎山》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现场,如潮的观众从仙人阁转入吊脚楼场景。灯光亮起来,一幅古越民俗风情画卷徐徐展开。身着古越服装的男女演员们或“种地”、或“划拳”、或“打糍粑”、或“织渔网”……“织渔网”的赭衣汉子边织边唱,沉浸其中。“看戏的观众人数多,人山人海我心中乐呵呵。每夜几千双眼睛望着我,我边织网边唱歌……我一要‘穿’出它的真实,二要‘拉’出它的气魄……我虽然累得汗水滴滴落,但再苦再累也觉得万分快乐……”富有节奏感的小调与太极拳招式般的织网动作相融相谐,劳动的美感、劳作者由内而外散发的愉悦感深深吸引着观众。

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织渔网的演员,竟是当地的农民,名叫陈水财。

时间回到几个小时前。下午3点,阳光洒在龙虎山的丹霞地貌上,呈现出温暖的金黄。稻子已经收割,稻田依然弥漫着丰收的气息。远处的竹林里,56岁的陈水财利索地收工,骑上摩托车往家赶。正是农闲时节,陈水财常到附近做点短工,帮人砍竹子按根数计酬,每天至少有元的进账。但只要时间一到,陈水财并不“恋战”,因为还有一份更重要的工作在等着他。

上清镇通桥村洪源组是一个小村庄,一栋两层小楼,庭院里几株橘树挂着青黄的小果,这就是陈水财的家。屋侧是一片菜地,放下砍竹工具,他就来到菜地,一边锄地,一边哼唱自创的小调:“要生存先把泪擦干,走过去前面是个天……九苦换成了一分甜……”

对于苦难,陈水财有着深刻的理解。因为家里穷,他直到11岁才上学,五年后便辍学了。五年的读书生涯,除了日常农活,他每天上学前、放学后都得砍一担柴回家。唱歌,成了他与苦难共存的方式。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对歌词有着天生的敏感。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人对他说“唱一个吧!”,他便能即刻编唱出一段“陈氏小调”。今年疫情期间,他创作的两首“抗疫”小调被同事传到网上后,获得点赞无数。

把菜地里的活干得差不多了,陈水财洗了把脸,坐在门口的小凳上,静静地抽了一支烟。下午4点,妻子把饭菜端了上来。从家里到演出现场,骑摩托车大约需要20分钟,但陈水财总会提前出发,他说,面对众多游客的演出,那可是不能有半点差池的。

一个地道的农民,如何成了演员?年,龙虎山景区着手打造大型山水实景演出节目《寻梦龙虎山》。凭借武术功底,陈水财进了剧组的武术班,进行全天候的训练。可是,惦记着自家稻田的谷子和山上杉树、毛竹的陈水财,却忍不住“开溜”了。这次“开小差”,遭到妻儿的强烈“谴责”,因为一旦进入剧组,不仅有不错的收入,还有养老保险等保障。

他反思着,这不仅是一份工作,还能实现自己的表演梦想啊!现在寻到了梦,难道要放弃?陈水财找到剧组领导,像个逃课的学生承认了错误。剧组与他沟通后,安排他进了戏剧组,让他扮演一个在吊脚楼前编织渔网的渔民。

一张渔网,一根竹针。在观众看来,陈水财是那个编织渔网的渔民;但对陈水财而言,他是在编织自己对新生活的梦想和期待。六年来,因为这台演出,陈水财不仅每年增收了3万多元,还赢得了三张奖状和一个奖杯。

《寻梦龙虎山》是一台行进式的演出,观众在吊脚楼前停留的时间不过短短两三分钟。如何在两三分钟内为观众呈现印象深刻的演出效果?陈水财自己也在琢磨。观众离得较远,他就必须把每一个动作都尽量做得夸张些,于是,就有了像太极拳的织网动作,舒展而轻盈,既有力度又富于美感。而且是,边织边唱,边唱边舞。

每次赶到剧组打完卡,陈水财就小心而熟练地换上戏服,“这戏服,我可是要穿到退休的。”“退休”这个词从农民口中说出来,似乎天然就蕴含了一种自豪感与使命感。

演出前,陈水财仔细检查着渔网,把网上的落叶一片片摘下。夜幕降临,灯光打起。临近演出了,他并没有待在吊脚楼,而是来到吊脚楼对面的仙人阁大门后。因为,他还负责仙人阁大门的开启、关闭工作,还要到泸溪河边为“仙女”们扶梯子。演出进行中。夜幕下,陈水财避开观众,小跑着赶到吊脚楼。气息刚定,吊脚楼的灯光亮起,那个神情惟妙惟肖、动作洒脱沉稳的织网汉子开唱了。

那天是星期一,游客不算多,演出只安排了一场。晚上7点半开演,等游客散去,陈水财回到家中已是夜里9点。若是旺季,一晚上演出可能多达四场,那时,陈水财要到后半夜才能睡下。

“不觉得累,开心啊!日子过得好有味道哦!”陈水财的快乐,穿透月朗星稀的夜空。(记者钟海华)

撒网渔夫当模特

11月6日9时15分,婺源县思口镇漳村。

一座百余米的板凳桥,如一条玉带,飘向远方。

河水清澈,水流缓慢。

一叶扁舟,静卧其上。

挂着红灯笼的竹篷船上,身着白色对襟褂的渔夫,头戴竹斗笠,身披棕蓑衣,右手撑在船头,左手高高举起一个酒葫芦,目向远方。突然,他脖子一仰,一壶浊酒一饮而尽……

在这一瞬间,时光仿佛静止。

行云醉了流水。流水醉了江湖。

距离小船几十米的岸上,远道而来的游客们满心欢喜,纷纷把手中的镜头对准这位古意十足的渔夫。对他们而言,来了漳村拍到渔夫,心里才不留遗憾。

“大家准备好,我要撒网啦!”面对游客的镜头,渔夫自信地笑着。看到有些游客蹲在侧面准备抓拍,老到的他又大声地提醒——拍撒网的镜头,正面的构图比侧面的要好,最好的画面是在网全部撒开的时候,网几乎是圆形的。

“他好专业啊!”人群中发出惊叹。“我们一行9人,来婺源一周了,昨晚特意住在村里的民宿。现在拍到了他,这趟旅行就圆满了。”来自深圳的游客李女士神情愉悦地告诉记者。

始建于南宋末年的漳村,是婺源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静静的漳溪河从村里淌过,一边是粉墙黛瓦的古建筑,一边是青翠欲滴的水口林,两岸的美景与蓝天白云倒映水中,构成美丽的江南山水画,成为很多游客前来婺源观光的打卡地,还吸引了《欢乐颂》等影视剧组前来取景拍摄,一时间声名大噪。

披着霞光,渔夫轻巧地上得岸来。脸庞黝黑,身材精瘦,蓄着稀疏的胡子,他叫王利保,今年54岁。由于椎骨受过伤,体内还嵌着几块钢板,走起路来他脊背微驼。拍到了满意照片的李女士拿着元钱硬塞给王利保,却被他生生拒绝了:“你们来到婺源、来到漳村,玩得开心就好,这个钱我不能收。”这令李女士颇感惊诧。

当然,若是旅游团找来,或是为国内外的摄影发烧友提供预约拍摄服务,王利保是有“出场费”的。在小木船上抽旱烟、打水漂、拔剑舞剑、抛撒渔网、用葫芦喝酒等一系列十几个造型下来,他会收取至0元的报酬。

一个土生土长的婺源漳村农民,怎么就成了网红摄影模特?年前后,随着婺源的美誉度与日俱升,在浙江打工的王利保回到了美丽的家乡,以捕鱼为生。一次偶然,在雾霭中撒网的他,成了画家、摄影师们的模特,艺术家们要他在水上摆出各种Pose。次数多了,悟性高的王利保也在用心揣摩,动作、眼神、道具等等,越来越有味,越来越有“范”。渐渐地,好沟通、易交流的王利保,成了许多摄影师来婺源拍渔翁的特定人选;以他为主体人物的摄影作品,还在国内外获过奖。

拍晨雾,凌晨4点就得起床;拍落日,16时左右,他就早早到河边做好各项准备;偶尔,晚上还有摄影师约他拍渔火……倚仗着婺源的好山好水,聪明能吃苦、只撒网不打鱼的王利保,日子越过越好。

然而,世事难料。十八年前的一场车祸,导致他腰椎断裂,卧床达六年之久。了解到责任方家庭贫穷,他没有要求赔偿。为了治病,他家债台高筑,年被核准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这期间,当地政府为他联系医生做手术,给他安排村里的保洁员岗位……

身体渐渐恢复的王利保,再次定格在了摄影师和游客的镜头里。“人要懂得感恩,要知足。”他由衷地感慨着。这些年,对于前来拍照的散客,他都甘做“义工”。“游客拍我,也宣传了漳村,宣传了婺源,带动了当地旅游,这是多么好的事啊!”其实,他家在年才脱贫,他的身体也一直饱受骨伤后遗症的折磨。为了达到理想的拍摄效果,他不得不提前口服止痛药,“不然用不了劲,动作做不到位嘞!”他淡淡地说着,话语在清水上飘荡。

通过与摄影师们的多年交流,勤学习、善动脑筋的王利保,也愈发有内涵了,若不是亲耳所听,怎敢相信诸如“表情管理”“侧光逆光”“眼神与动作的配合”之类的话语,是出自一位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农民之口?现在,他加入了十几个摄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52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