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龙川县人民医院走出一条山区县级医院

2022/11/5 来源:不详

白癜风早期症状是什么 http://pf.39.net/xwdt/151104/4721404.html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石培璋、鲁利韦、聂金秀、记者罗勉报道近年来,医院医院管理理念,医院内部综合改革,持续小步快跑,医院主要业务指标呈良性发展态势,连续两年县域住院率超过90%,均位居全省前10名,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的改革目标,医院高质量发展之路。

据了解,在广东省卫健医院患者满意度测评中,医院排名从年第42名跃升为年的第5名、年的第3名,两年均为粤东北第1名;在全省医院绩效评价排名中从年的C类跃升为年的A类第12名;还先后荣获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集体荣誉称号、“广东省深化十年医改典型案例”。

固本强基抓内核汇聚发展新动能

坚持党建引领,凝聚改革发展强大动力。一医院的治理体系,医院党总支“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领导作用。医院管理章程,医院管理制度,医院议事会议制度,规定“三重一大”决策形式及程序,明确院党总支委员会、院长办公会议、院务会议等议事规则。三是打造特色支部,创新“党建+医共体、对外交流、精准扶贫、廉政建设”等工作新模式,开展义诊、健康宣传等主题党日活动,实现“一个支部一个亮点,一个支部一个特色”。

坚持精细化经营,打好管理“组合拳”。一是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行政管理架构、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合理确定各科室运行指标,导入科主任质控例会、科间协调会议、医疗病历质量分析模型,进一步完善院科两级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机制。二医院管理评价系统,科学运行院务会评价、院周会评价、专题会评价、晨夕会评价等院科两级评价系统,推动全院工作闭环管理。三是筑牢医疗安全“十大防火墙”,严盯临床各危险点、关键点,医院各系统质量标准控制等举措,强化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四是规范药耗管理,医院药耗专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完善药耗采购使用相关制度,并将药耗占比纳入绩效分配方案考核体系,对触碰“红线”的违规科室进行约谈及处罚,坚决遏制“大处方”“大检查”行为。五是强化绩效考核,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持续加大激励性绩效工资权重,向临床一线和管理岗位倾斜,充分调动科室和员工的积极性;科室实行绩效二次分配,赋予科主任更大绩效分配权,避免吃“大锅饭”,倒逼科室由粗放型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

落实便民新举措,优化服务提效能。在全市率先建立以医院服务平台,实行网上预约、挂号、缴费及查询检验检查结果;持续推出自助缴费、自助打印影像胶片、报告及检验检查结果等便民措施;组建客户服务中心,提供预约、挂号、导诊、随访及业务办理等全方位、全流程服务;定期召开患者及家属代表座谈会,医院与患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促进医疗服务质量再上新台阶。

立足长远补短板精准发力求实效

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一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培养模式,医院骨干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培育本土精英。二是大力“筑巢引凤”,医院引进高水平专家担当科室学科带头人,迅速做强做大科室。三是积极贯彻“才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理念,利用好结对帮扶政策红利,医院知名专家签订长期协作协议,开展带教、坐诊、指导专科建设。四是以情留人,用情感稳住人才,医院不断产生认同感、成就感和归属感,并形成内在持久的凝聚力。目前,医院人才队伍稳定,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医院首位。

持续加大医疗设备设施投入,提高诊疗水平。医院,加大设备引进力度,高标准完成省卫健委要求购置的76种大型医疗设备,还先后投资近亿元引进并投入使用西门子1.5T磁共振(M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四维彩超、支纤镜、全自动检验等医疗设备,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同时,加大基础设施改造力度,分阶段对急救中心、医学影像中心、医学检验中心、血液净化中心及各病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建成各具特色的诊疗环境,大大提升群众的就医舒适度。

打造学科品牌,医院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一是优先建设“三大中心”(即医学影像中心、体检中心、口腔中心),加强急救中心、重症医学科建设,医院重病救治绿色通道,快速提升院前急救及院内危急重症综合救治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快专业分科和新科室建设步伐,逐步细分“八大专科”,整合“两大学科”,新建“一大中心”(即细分泌尿外科,普通外科,骨科一区,骨科二区,眼科,耳鼻咽喉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整合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组建脑系疾病诊疗中心;新建心脑血管介入中心)。三是精准对标“三甲”,重点发展心脑血管介入、脊柱外科等高难度手术,全面提高CD型病例及三四级手术占比。目前,胸痛中心已在全市率先通过省级标准认证,卒中中心成为“国家级示范防治卒中中心单位”,医院综合能力达到“医院综合服医院”。

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引领县域医疗水平提升

派驻骨干专家下沉基层。与12家卫生院建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刚性派出9名特设岗位医师全脱产到佗城、义都等卫生院长期驻点帮扶,通过门诊坐诊、教学查房、带教指导等,逐步提升基层首诊能力。同时,派出12名骨干专家定期到帮扶卫生院开展坐诊、查房、手术、授课等,让“病人跑”变为“医生跑”,更好满足基层群众的健康需求。

推进县域诊疗中心建设。医院先进设备和人才技术优势,建成辐射县域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医学检验中心、远程心电诊断中心、远程病理诊断中心等诊疗中心,实现区域内互联互通,延长优质资源服务链,解决基层诊断能力不足问题,让群众在“家门口”医院服务,实现“小病不出镇”。

有力有序推进分级诊疗。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总体要求,与基层医疗机构签署双向转诊协议,利用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建立区域协同救治网络,为危急重症患者的转运、接诊、救治建立绿色通道,努力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得到有效救治。同时,医院服务能力,提高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形成“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康复回当地”就医新格局,有效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据统计,年上半年,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3%,住院率达到90%以上,基层就诊率达到65.1%。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22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