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二我的家庭变迁史
2022/5/11 来源:不详岁月如歌
我的家庭变迁史
文
董建敖
千烟之村
游山
我家过去的情况,由于上辈人都不在世了,同辈人我虽然是老大,但在解放时也还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年,所以许多方面也说不清楚。改革开放前,我很少回老家,近年来才每年去几次,在遇上一些年岁比我大的熟人时,他们说我家祖辈人好,后人也都好,是一个人丁兴旺的家庭。这是一些老年人几十年来所见,或感受到我家祖辈为人处世的一点简朴的评说。对于过去的家庭,我只能凭少儿时期的记忆,以及长大后听父辈所说,能回想起来一个大概:
(一)我的童年(祖父在世时期)
我是一九三七年出生的,到一九四五年祖父去世时年满八岁,读小学三年级,尚能把家中的一些见闻深刻在脑海里。我记得那时经常看到祖父与村里或外地一些穿长衫马褂、头戴礼帽的人来来往往,或独自一人在书房写写算算,或被人请去解决什么问题的。有时间也带我到街面店铺走走看看,路上有些人遇上他,有的称呼他覲尧先生,也有的按辈份叫他大圭公,或大圭伯、叔的。所以我知道他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读书人。现在从村谱上看到,祖父名大圭,字覲尧、学名奎,他生于年,十七岁(年)南京上江公学肆业,在辛亥革命前就去南京读过书。民国初期,他还被公推任过区董、区筹备委员会主席。旧社会,游山的先人多为茶商,或经销木材、土特产的生意人,他们走南闯北,经商挣到钱,就携资归故里,扩祠宇广宅第,兴建楼堂亭阁、村道桥梁,以敬祖睦族。祖父在中年时也办过茶行,做过茶叶生意。他收购周边村庄农民采制的毛茶,经过自己办的茶行(也叫茶号、茶厂)加工筛选,分级装箱,然后运往上海、广东等地销售。我父亲长大后,还开了南货店、酒坊、砻坊(碾坊),并买了一头骡子让我父亲搞运输。
祖父在世时,我家有祖父母、伯父母、我父母、大叔、二叔、大姑(二三四姑给人家抱养)及我和占杏妹等11人生活在一起。其时,我家产业有正屋一栋,余屋一栋(用于养猪圈骡,砻坊及贮放柴草),水田包括伯父过继给祖父哥哥昌敬公的田产共六十余亩。山场有两座,一座是面积不大的竹山,一座是面积较大的松、杂木薪炭林。水田主要是分布在3-4公里以外的周边小村,村庄附近仅有7-8亩田,每年除雇用一个长工砍柴种菜外,农忙时还要请些零工帮忙耕种田地。远处的田出租给外村人耕种。那时生产力较为落后,一年每亩只能收1-2担租谷左右,每年自耕自种与收的租谷大概有80-担,除供全家口粮及饲养生猪3、4头的饲料粮,尚有一些余粮运往景德镇出售,可以买回一些布匹及家庭生活用品。当时家中还有南货店、酒坊的经菅收入,所以尚能供大叔、二叔分别在南昌、景德镇读书。家庭生活在游山村里虽然不算富裕,但也不缺吃少穿。游山村里有三家屠店,每月初一、十五杀猪卖肉。我家逢年过节(端午、中秋)一般都会自宰肥猪一头。过春节,我父亲要赶骡运两担米去景德镇出售办些年货,还要熬糖酿糯米酒,包粽子,蒸糯米糕等。回想起童年时期的生活,还是比较好的。
(二)我的少年时期(解放前几年)
祖父去世后至一九四九年春婺源解放这几年中,我家的遭遇是很不幸的。在祖父去世不久,伯父伯母也相继病故,他们还不到40岁。到一九四六年冬,我的父亲因家庭负担沉重、经常起早摸黑往返景德镇搞运输,风雨之中受风寒得了肺炎,当时又缺医少药无法医治,年仅三十岁也离开了人世。在短短的一两年时间里,先后四位亲人相继去世,这对我家的打击是相当巨大的。祖父去世时,大叔在南昌读大学还没有毕业,二叔师范毕业后没有工作,家中由我父亲与祖母共同支撑着,家庭尚能过得去,影响还不很大。我父亲去世后,家庭状况就日趋艰难了,当时二叔还年轻,家中没有得力的男人,妇幼之辈就不得不停开了南货店和酒坊,卖掉了搞运输的骡子。种几亩田还要雇半个长年工(做两天隔两天)。同时,在村里还受到宗族强势力的欺负。我记得有一次一个宗族头子指使一些做祠堂的工匠,把我二叔抓去关在祠堂里,迫使我家为新建祠堂出钱出粮。宗族房股之间明争暗斗的事情也常有发生。从此,二叔感到我家已经走向没落,斗不过那些宗族头子。所以促使他提前弃家从军,在未解放时就参加了新四军皖赣游击纵队。
我父亲去世后,家庭由祖母掌管着,她虽然是个没有读过书的家庭主妇,但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和筹措大叔还差一年毕业的费用,经常带我去外村走访佃农,诉说家庭困境,婉求佃农按过去一样交租谷,实在收成不好的就适当减租,由我一户一户的记下来,大多数老佃农都表示接受,一般都按商定的交了租谷。同时,她也从大叔来信中知道全国即将解放,果断地卖掉了祖父开办茶号存放的大茶锅、茶箱,风箱等制茶工具,以及开店用的玻璃柜,瓶瓶罐罐用具,筹集资金让大叔读完大学。
一九四七年秋,大叔大学毕业,先是经学友介绍到永修县中学任教师,次年回到婺源,在婺源茶职学校任教师。这期间,二叔也在游山小学当教师,并代任校长,因而家庭状况有所好转。但时间不长,到一九四八年秋后,江南新四军游击队已进入婺源山区村庄,游山小学就停办了,二叔离家参加了新四军皖赣游击纵队。这年冬天,大叔经同学介绍谈好了对象,写信向家中要了一些衣料,在龙山的豸峰结婚,他一直没有回游山家中。从此家中就只有祖母、母亲、我和弟妹等五人,面临着全国解放的到来。同时,我读完小学五年级就失学了。
(三)我的青少年时期(解放初五年)
一九四九年春,婺源县城解放,乡村纷纷成立农民协会,在未开展土改前实行耕者有其田,农民不再向地主交租谷了。从此,我家就失去了生活来源,一切都得靠自己动手,自食其力了。当时我仅有十三岁,大姑已出嫁,祖母与母亲均是小脚女人。我刚出校门,从未干过任何农活。但却成了家里唯一的劳力,开始跟着人家上山砍柴,挖地种菜。祖母、母亲也上山寻找毛竹枝桠,背回家扎地帚,然后由我抬着到周边村庄去卖,换回一些大米、黄豆、鸡蛋等可吃的食物。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亲朋好友不能来往,大叔二叔必须与家庭划清界线,断绝往来,否则自身难保。在一九五四年以前,他们一直与家中没有任何联系,更谈不上经济上的帮助。
在解放初期的几年时间里,祖母、母亲以及我与弟妹五人相依为命,经历了饥饿的难受,以及别人的歧视与冷酷。白天劳累辛苦,晚上睡不安稳,实在是度日如年。回想起我那时开始学砍柴,挖地种菜的情景,经常在山上刮破了手脚。或因气力不足,担柴过重跟不上人家,离村较远的山坞里天黑下来了。或因肚里饿得难受,不知在外哭了多少次。年少从事体力劳动,又无大人帮带,在离家很远的山坞里,特别是深山老林抬头见不着天,阴沉沉的现在回想起来都感到恐惧。通过两年的锻炼,我的体力就增大了很多,也敢于去卖劳力挣钱了。我记得刚解放不久,游山的董家山有煤,当时没有公路运输,全靠劳动力挑运,从游山翻山越岭往返20公里,把煤炭挑到景婺公路的东流路边,再由景德镇市的工厂用汽车运走,每斤运费0.6元,我也每天跟着人家去挑,开始一天挑七、八十斤,挣四、五角钱,后来一天也挑到斤左右,每天能挣回六角钱(当时可买到十余斤米),所以当我回到家拿出钱来时,祖母、母亲都高兴得流下了眼泪。少年时期的我,与同龄人相比,个子显得瘦小,但还能忍受肩挑背驼的劳苦,并逐步学会了种菜等多种农活。今天,我到了古稀之年,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健康体格,也许与年少时期经受了劳动的磨练,增强了筋骨有一定的关系。
一九五一年冬天,游山进行了土改,我家也按人口(还包括大叔、二叔)分到十几亩水田,但分得的田大都是离村3-4公里远,常有野猪出没的山坞垅,山高水冷日照少,花工大、产量低的下等田。土改后农民优先分得近处的上等田,不再租种人家的田。同时也规定分到的田不能出租给人家种。当时,家中只有我一弱小劳力,又没有耕牛农具,要自己耕种十几亩田谈何容易,幸运的是得到两个好亲戚的帮助,一是上姚的天保姑夫,他那时年轻力壮,是一个干农活的能手,除了耕种自己家的田,还能起早摸黑,一天早出晚归往返30里路,来游山带着我耕种七八亩田,从种到收一年不知跑了多少路。二是居住在南坑村的同堂子英姑夫。他自己是个农村土医生,有四个身强力壮的儿子,他知道我家那些远处的田是无法耕种的,荒田又要受处罚,他就指定四个儿子,各承担两亩代耕代种代交公粮。这样既解决了我家五口人的吃饭问题,也没有荒田。在此,我还想起刚解放时头两年里,也就是极端困难时期,我家还得到了王封村姨婆婆(祖母妹妹),虹川村的大姨(母亲的姐姐)以及梅田村个别过去相处很好的佃农的关照,在没有粮食吃的日子里,就到他们几家去背些大米回来,每次还送给一些黄豆、干菜等农产品。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今天,我仍然记忆在心怀,可惜无力回报他们的后人。
(四)我的人生转折时期
一九五四年春末,正元叔去武汉探望多年未见的竟成叔,返回时途经南昌,去省农科院见到我大叔,谈到了解放前后几年来我家中的情况。这时阶级斗争路线有所放松,虽然参加革命工作的人员不能直接与剥削家庭来往,但可以汇点钱供养家中老人及小孩,并允许未成年人也能上学读书,所以大叔就搭正元叔的口信,叫我把户口迁出来,这时大婶已安排到赋春小学任教师,而且赋春小学的校长又是解放前游山小学教过我的老师董振新先生,他同意了我把户口迁入赋春小学转吃国家粮,并寄宿在赋春小学读书。从此,我的人生开始了转折。我在赋春小学读了小学五年级下学期两个多月和六年级,第二年毕业考入婺源中学读初中三年,其生活、学习费用均由大叔负担。在我离家读书后,家中祖母等人的生活,除了仍然得到天保姑夫等亲朋好友的援助外,大叔还寄些钱回家,尽管如此家中的生活还是十分艰苦的。由于在家劳动了五年,复校后年龄偏大,同时考虑到大叔自己有了子女,负担加重了,不可能再要他继续供我读高中,而且当时的政治环境,我读了高中成绩再好也不会录取上大学的。同时,当年招生的一些公费中专(如师范、卫校、公路工程、煤炭等)大都是保送贫下中农子女的,婺源中学不让我报考。而我当时已下决心不能再回游山,因此我初中毕业后,就不得不去报考了半工半读,生活、学习费用全免的婺源茶校。
在婺源茶校本来是三年才毕业的,因当时国家要大力发展茶叶生产,以茶叶出口换取外汇,需要茶叶技术人才,因而我仅读了两年(年)就毕业留校工作了,从此我成了国家干部,有了一个稳定的工作,我的人生从此实现了新的转折。
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政策作了重大调整,解除了人们思想政治上的枷锁,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工作与生产积极性,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此同时,我的家庭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家族子孙欣逢盛世,也都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谢谢阅读文字丨董建敖
编辑丨婺里君
婺里徽音
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