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里做生意的江西农民好营生跑到了家门

2024/10/12 来源:不详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病好 http://www.t52mall.com/
在外30多年,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农民曹任来“哪里好就跑哪里去打工”。年,他16岁,打了第一份工。当时,改革开放的大幕正在拉开,“小康”刚被用来描述中国现代化的图景。这个词,他此后听了很多年,伴随他去到不少“有钱赚的好地方”。这些年里,曹任来在不同的工种中打转,离家乡婺源县江湾镇篁岭村也越来越远。他从没想过“小康”和自己有什么联系,更没想到进入20世纪的第一个10年,乡村旅游的项目会在家乡的县城和村子冒出来,“好营生跑到了家门口”。年,53岁的曹任来“跑”回了已成为景区的村庄。这一次,他也有了自己的“小康”感受:有车有房,路好水也好。他会鼓励两个女儿往好的地方去,也相信“村子发展好了,年轻人自然会回来”。他发现,过去感觉很遥远的“小康社会”,在几代人奋斗接力后,已经不再遥远,自己青春记忆里的“小康”,正走进今天的生活。山居村落里的农俗景观如今的婺源县被称作中国最美乡村是有原因的——这里保存了最纯粹的乡土野趣,沿袭着春生、夏种、秋收、冬藏的农耕作息。3月,走进江岭村或是篁岭村,能看到万亩油菜花田;8月,穿过依山而建的古屋,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秋晒正在进行。常遇到游客在家门前留影、探路的曹任来不敢相信,留不住人的家乡成了“别人口中的世外桃源”,他回村的年,篁岭景区的游客量第一次突破百万人次。路上碰到游客问他“山泉水能不能喝”,他有点恍神,“可以喝,我们从小就喝”。30多年前,这里缺水少路,多户多人的村子只有少量山泉水和一口井,“用肩膀挑点水回家,吃喝都不够,更不要说洗澡”。改变的迹象出现在年。当时在外打工的曹任来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说村里要搞开发,搞乡村旅游”。和大多数村民一样,曹任来担心不靠谱,“怕没有饭吃”。当时参与挨家挨户动员的村民曹锦钟记得,后来,婺源旅游集团负责人和当地干部对照政策文件,找到了“全村整体搬迁”的办法,通过产权置换,把依山而建的老屋和田地按原样保留,在山脚下新建篁岭新村。到陶淑云回村当导游的年,已经有几家农户办起了农家乐,那一年景区开始试运营,将篁岭村的秋晒改名为“晒秋”,这个象征丰收的农俗形式目前是村里最重要的农俗景观。用篁岭景区负责人吴向阳的话来说,篁岭村注定与其他村子不同,“这个山居村落里,多栋民居都建在陡峭山崖上,农民在自家屋顶搭晒台、晒农作物的生活方式就是当地最大的地域特色”。被改变的村庄与人加入景区农业拓展部3年来,管理40多人的曹任来每天都走过去离家的小路,到山脚下上班。旅游开发这些年,他眼里“一点儿没变”的村子,有了直通县城的公路与更充足的水,花草也出现在老屋的围墙夹缝里,看似古老的村子有了更多底气迎接远客。发生更多变化的是人,那些搬到山脚居住的村民过上了另一种生活:有的开起民宿或饭馆,有的加盟土特产超市,有的没放下农具、继续回地里种油菜花或粮食,去曹任来所在的农业拓展部上班按天算钱。吴向阳统计过,目前村里人均年收入超过4万元,会赚钱的村民“多的有二三十万元”,即使自己不做生意,通过出租房屋,每年也能收入好几万元。在景区上班的曹任来就出租了自己的老屋,年收入约10万元,不仅收入翻番,还相对轻松。作为40多人的“包工头”,他最忙的时候是油菜花播种与开放的季节。他仍记得过去望天收的心情,在9月底播种时盼望雨水,在来年开花时又祈求天晴。曹任来想不到这些普通的油菜花能成为村里的旅游特色之一。刚回来的一两年,他常纳闷:这些人看这个油菜花干嘛?后来他懂了:“就像我们山里人想看看大海,他们城里人会觉得大山也有吸引力,就想见见大山”。“差异定位”成为曹任来理解的乡村旅游的核心,“打造城市里看不到的风景,种出城里吃不到的野菜”。在中国大大小小的乡村旅游项目里,农民正成为生意人与服务者,在熟悉的土地上经营民宿或饭馆,或加入景区服务中心。7年来,那些起初根本听不懂“乡村旅游”的篁岭村村民,开始思考这个名词的含义与衍生的问题。陶淑云记得,最早村里1/3的农户都开起了民宿,“拉客时免不了产生纠纷”,集团负责人、当地干部与村民在多次协商后才形成了目前的经营秩序与规则。到现在,村里超过80%的农户拥有自己的民宿或饭馆,去集团上班的村民人数逐步下降。“这种劳务关系的减少,说明村民慢慢不需要来打工了,他们自己创业,甚至还要去外乡招工。”吴向阳说。在这个开发过4个旅游景区的婺源本地人看来,乡村旅游改变了村民的一些观念,“从前只守着农田的村民可能会发现,种地不是唯一出路,除了到公司上班,还可以有一门自己的生意”。小康生活的路要一步一步走乡村旅游的东风也吹到了上饶市弋阳县江廖肖村郑献民的家门口,村旁龟峰景区的扩容,让他的民宿生意在年顺势而起。相比于曹任来,独自经营民宿的郑献民要更多琢磨自己的生意。这个曾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明白:致富路上,要靠政策,更要靠个人的用心与努力。他在年完成了第一次脱贫:通过村集体的土地流转,拿到了十几万元。“但钱很快就用完了”,这笔钱用在了新家装修上。这之后,龟峰景区的新大门搬到了江廖肖村附近,郑献民的民宿在年顺势开业。用扶贫款修整的新家里,11间客房以每间不到元的价格迎接南来北往的客人。“接触到全国不少地方的客人,比较远的来自哈尔滨,会嫌被子潮。”两年来,郑献民和房客交朋友,提前做功课,“查查客人家乡的特色,有话题可聊”。在扶贫干部眼里,郑献民热情又细心,在村里第一批创业开民宿的人里,“最先找到了门路”。生意好的年,郑献民赚了十来万元。有新客的日子里,他早上6点多就骑上摩托车,载客人到景区,帮买门票,免费当导游。一些常来往的客人和他成了朋友,“原来分食饭菜,后来会一起吃”。郑献民感谢这些朋友,今年受疫情影响的日子,正是他们撑起了生意。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77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