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篁岭,晒秋人家
2024/10/8 来源:不详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https://m.39.net/pf/bdfyy/xwdt/
我是在烟雨蒙蒙中来到婺源篁岭的。
在没有来之前,篁岭在我心中已被勾勒了千遍,在QQ上问起篁岭写作营营长,只见聊天窗跳出几行字:……不说了,留悬念,一个字,美,醉,恋。我们的心和山泉水一般。
在去篁岭的路上,满眼都是柔软的新绿,炊烟、隧洞,绵延的山峦浮至眼前,沿途,一处处徽派建筑掩映在绿的丛林中,壮硕无比的古树,巨伞一般支撑起了整座天空。
从婺源到篁岭,四十分钟的车程。一路上,车子随山势呈S形蜿蜒向前,我的内心在起伏中摇下车窗,几近目眩,大口大口吸允着新鲜的空气,很是贪婪。群山空灵,林木郁葱,正在被这场春雨里里外外的梳洗,以清新的面容展示。
下车,撑伞眺望,如黛的山峦紧紧簇拥着被分割成层层叠叠的梯田,向四处伸展蔓延,独特的地理风貌宛若一张正被裁剪的画布,五色斑斓,山中村落依山体而建,呈阶梯状错落有致,此起彼伏。走了这么多的地方,每到一处都各有各的妙处,但从没有遇见过如此人间美景。斯情斯景,早在八百多年前,身为婺源人的朱熹就已描述:郁郁层峦夹岸青,青山绿水去无声。烟波一棹知何许,燕雀两山相对鸣。
我是被一个穿白衣,撑蓝伞的女子引路领进的。
只见她沿潮湿的石板路由低向高,一阶阶蹁跹而来。她是《三清媚》篁岭写作营营长,笔名蓝馨月,说话柔声细语的,此次负责接洽各地的作家、诗人入住篁岭采风。我们沿石板路一阶阶,由高向低,缓缓步入,等待我的将会是什么样的精致,为什么会吸引着八方的脚步?
我已按捺不住,陶醉于眼前了,丢下雨伞四下拍照,在我拍照的时候,她则静静地等候在一旁,蓝的伞,白的衣,在雨丝中伫立。
这时雨水住了,像是为我洗去一路的劳累,山溪沿着篁岭的走势潺潺而下,掬一捧清泉洗濯一把,顿觉神清气爽,我的目光在古村两旁的飞檐、店铺间停留,这一簇簇老宅弥散着明清时期的气息,伸出的瓦当,斑驳的马头墙上诉说着世事的沧桑和无尽的烟云。青砖灰墙沿着窄窄的石板街错落排开,雕梁画栋上木雕的人物栩栩如生,看得久了,就好像能从上面走下来。幽深的天街不时有游客走来,相机的咔嚓声不绝于耳,这些慕名而来的游人似乎要拍尽这里的美景,然后打包带走。
查记酒坊门口,一位老伯忘情地吹起了长笛,悠长的笛音荡漾在古村上空。随着一声吱呀的开门声,我随蓝馨月走进了篁岭写作营,有点类似书吧性质,里面所有的书籍不销售,只提供所有的游客免费阅读,或者可以借走。
来篁岭先补习一下当地的人文,这是我每到一处必修的课程。据《婺源县志·山川》载:“此地古名篁里。篁岭山,县东九十里,高百仞。其地多竹,大者径尺,故名。”
关于篁岭,有这样一个雅名,“篁”,是指修长的竹子。篁岭多竹,其中不乏有方竹、毛竹、水竹、苦竹、斑竹、观音竹等。修篁遍岭,就有了美称。
看到蓝馨月在专心写作,我不忍打扰,便回到栈房稍事休憩,然后决定四下走走。在古街巷陌,款款而下,脚步却随着导游和一群游客停留在一处处老宅前,听散落在此的旧事陈年。在五色鱼塘,往下俯瞰,广阔的梯田无尽地延伸,古木林梢在风中摇曳,转身回望,鳞次栉比的徽派建筑就倒映在鱼塘里,几只悠闲的鸭子在悠戏水,对游客和镜头一点也不觉陌生。旁边的红豆杉已上千年,枝桠遒劲像一尊守护神,在日日夜夜佑护着古村。
突然想起在没有来篁岭之前,听蓝馨月说的“留悬念,一个字,美,醉,恋。我们的心和山泉水一般”。踏访此处后,果不其然,烟云缭绕的石耳山就在窗前,绵延的山体与篁岭就这样终生厮守着,缀连着,然后再被托起,挂在山顶,犹如天街般。
晒秋人家“地无三尺平”是这里的地理特征,篁岭的先民祖祖辈辈与蜿蜒和崎岖交流,“篁岭晒秋”已成为固定习俗,更是取景的好镜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描述的不正是这里的梯云人家吗?
这一夜,我特意为篁岭做了停留,因为一瓶江南婺的缘故,因为一群结识的朋友,更因为那悠长的笛音和幽深的古街,让我彻底的“美,醉,恋”了一回。只是在此,不宜久住,呆得久了,会不知不觉爱上这里,如果可能,还想来一桩邂逅。
再一次从鸟鸣和笛音中爬起,却想起昨夜的醉酒,梦里方知身是客。掀开窗棂,如黛的群峦向我眼前撞来,翻过石耳山,那边就是浙江省地界了,我想,也该回绍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