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鄂东古村,隐匿在木兰山下,为何被称为

2023/10/2 来源:不详

大余湾属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街道,位于武汉黄陂区西北一隅,隶属闻名遐迩的木兰风景区,距武汉市区约40公里。依山傍水,宁静如画。

黄陂木兰乡,古色古香的历史文化名村大余湾就在其中,隐匿在大名鼎鼎的木兰山下。

人文小婺源

村里石屋雕梁画栋,是典型的明清徽派建筑风格。一栋栋明清古宅横卧山底,古宅一律石砖黑瓦、雕檐画栋,一条条青石板路蜿蜒其间,乍一看,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疑是到了江西婺源。

她为什么被称为:人文“小婺源”古村落?——大余湾。其实,细说起来,大余湾与婺源的确一脉相承。这个湾子的先人系余姓大户,最早是在明朝初年朱元璋诏令赣湖大移民时,于洪武二年(年)从江西婺源、德兴一带迁徙到如今的木兰川,在余氏宗谱上有明确的记载。当初之所以选择在此定居,是因为认定这个湾子是一块极为罕见的“风水宝地”。

在这里,就不能不提到木兰山,它海拔米,属于大别山南麓余脉,风景秀丽,秀峰连绵,自古就因有木兰故里之称而扬名,引众多文人骚客来此游历撰文,又因其与周围山峰一起构成了“金线吊葫芦”的宝地品相,这才有了被婺源余氏看中而有了大余湾的后文。

大院内含小院,院院相接

村头是一望无垠的农田,田边散见丰收后堆积的小山似的稻草垛,还有三三两两的水牛在田间放牧。走进小溪环绕的村口,青石小径蜿蜒前伸,一幢幢古旧的房屋连环而建,一律的青条石墙,黑瓦飞檐,形成院落交错的小巷,石磨、古井、油漆斑驳的木亭散布其间,偶见残缺的木石雕刻、画梁牌匾,依稀可以想见旧时的精美。

村口的大池塘和旁边的广场,村子的建设就是从这里向四周延伸,大巷小道错落有致,水道纵横,进水出水分明,各个院落布局有序,每个大院内含小院,小院含有各房,这种住法基本是血缘而分,关系最近的住在一起,所有大院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整体的大余湾。

按余家人说,这就是余氏祖上根据地势原理设计的大手笔:

户户相连、院院相接,开则如吐故纳新,闭则如城如堡。

可抵御匪盗袭击,理念之科学、布局之严密、功能之科学令人惊叹!别说在武汉,湖北境内这种特色的古村也仅此一家,因为,这明明就是江西婺源的村落建设布局。

[大余湾民居门廊立面图]

古宅用大块的石头砌成,有50多座石砌屋,石屋雕梁画栋。上面雕刻着精美的流水线花纹,古宅的翘檐,木雕屏风,天井,清式的椅子,架子床,处处透露着古韵。

大别山脚下明清徽派建筑群

大石条砌成的房屋气势依旧,整齐的马头墙、挺拔的翘檐、精细的滴水线、寓意吉祥的门楣画无不显示这里正统的徽派建筑特色,室内的天井、彩绘的檐楣、隔屏的雕栏、清式的床椅无不古香古色,让人称绝。其实像这种保存完好的纯正徽派房屋已经不多,全村只有数十户,其他保存较好、经过修缮的有三十多户。

明末清初留下来的古建筑群,是典型的明清徽派建筑,特别有考古价值。足不出户便可欣赏难得的婺源建筑风景线,已经弥足珍贵了。

大余湾现已声名渐起,村民们依旧过着质朴平静的生活,老人闲坐在屋门口聊天,小孩子在巷子里自由玩耍。遇到进村参观的游客,他们会热心地为你指点路线,任凭游人自由地穿行在村中。大余湾村寨后面群山连绵,乃是木兰山余脉,不远处,滠水河似一条银色的飘带,环绕山岗缓缓流淌。

爬上村旁小山,眺望山下,大余湾的全貌一览无遗,大余湾就静卧在这青山绿水间,气定神闲。

一门三太守,五代四尚书

喜欢看古村的人,都有一个的习惯,每到一处必先找几个老人聊聊,或者看看博物馆、祠堂什么的,总能收集一些有价值或者有乐趣的资料。当地老人会兴致勃勃地邀请您参观本村的小博物馆,这里存的当然就是余氏的家族史了。

家谱记载,明朝以前,以耕读起家的余家祖上居住在江西婺源一带,洪武二年,上令赣湖迁移,余氏家族分批逐渐先迁至武昌,后家族中有懂地势之人来到木兰山,发现此处青山秀水、阴阳相合,地势极好,遂带族人迁至此处,落地生根,算起来也有多年了。

[古村里传承古法养蜂人]

大余湾得木兰之灵气,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大余湾曾有过“一门三太守,五代四尚书”的辉煌历史。

村里还有个习俗,雨季里,逢晴天,村民们都要将自藏的古书拿出来,放在太阳下晾晒,称为“晒书”。这是大余湾独有的民俗,他们所晒之书多为字画,书信,古老书籍。

[村里人依然有着读书习惯,难能可贵]

耕读人家以仕为优的传统使然,大余湾后来还真是人才辈出,族辈里有记载的明清秀才进士之类的竟达多人,近代也有上百名人从这里走出,成为武汉乃至湖北古村文化的一颗闪烁明星,确实令人羡慕,但愿我们此行也能沾一点这里的灵气。

此外,当地民间雕匠、画匠、石匠、木匠远近闻名,尤以窑匠居多,曾有“十汉四窑匠”之说。

Tips:

交通:从汉口竹叶山转盘处乘车到“梳子店”的班车,一日数班,票价8元,到大余湾需时1.5-2小时。也可乘车先到研子,再乘面包车东行5公里左右至大余湾。(票价10元左右)。

自驾:去大余湾与去木兰山是同一条路线。如走南线,研子岗镇东拐。走北线,从长岭镇东拐,有一条南向岔道可翻山入川。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60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