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把诗意的油纸伞中国江西网
2023/6/28 来源:不详本报记者张晓欣刘斐
一把小小的油纸伞,一个生动含蓄的传统文化符号。“白墙黑瓦青石板,小巷细雨油纸伞”,油纸伞从来不只是遮阳挡雨的工具,它还能给平淡的生活增添朦胧的诗意。
江西婺源县甲路村,世代制伞,名气不小。有民谣唱:“景德镇的瓷器,甲路的伞,杭州的丝绸不用拣。”时至今日,倚仗厚重的匠人精神,甲路伞不仅保留了传统手工艺,还让甲路人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甲路伞,这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新生机。
本报首席记者杨继红摄
重生
甲路伞何以声名远播?相传公元年,南宋丞相马廷鸾逸居千年古村甲路时,常撑一把从京城带来的油纸伞,其美观、实用、耐用的特点受到村人的推崇。从此,甲路人开始学制油纸伞,并不断改进工艺。
在康熙甲戌年(年),甲路伞被列入《婺源县志》“货属篇”。民国时期,当地伞铺多达36家,上世纪40年代曾创下年产25.2万把的纪录,甲路伞名扬中外。
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冲击,制作繁琐、价格不低而利润微薄的油纸伞,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由于需求量小,甲路伞厂被迫停产,手艺人转行。失去产业基础的甲路村,风光不再,成为省级贫困村。
“搞文化的去挽救传统文化技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年3月,在乡文化站当站长的戴根盛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毅然踏上让甲路伞重生的道路。
彼时,甲路村仅剩4名油纸伞老艺人,缺专业人手怎么办?家里没有存款,缺钱又怎么办?油纸伞市场需求小,没有销路何谈发展?激情满怀的戴根盛刚走上道,就面临这三个棘手难题。
缺钱,就去借!他向乡政府申请借元作为启动资金,乡政府提出——如果伞厂创办成功,元由乡里报销;失败,则由他个人偿还。当时月工资47元的他,咬紧牙根在合同上签了字。手艺人不够,就主动上门去寻!他挨家挨户请来愿意学艺的6名年轻人。师傅带徒弟,手把手地教,一遍遍地示范,一次次地校正,10人,把伞,在加班加点中赶制而成。没有客户,就走出村子找销路!带着油伞、领着师傅,他们辗转至浙江、江苏等地去推销。“我们当‘货郎担’,逢人就推销,说尽好话。”
可是,当年售价仅8元的油纸伞并没得到太多人的青睐,不菲的食宿开支也迫使他改变思路,去寻求代销点合作。山穷水尽时,柳暗花明现。至今回忆起杭州西湖景区纪念商品店时隔一年打来的进货电话,戴根盛依旧心潮澎湃:“听到对方说要进货,我几乎要哭出来。他们哪知道,元启动资金几乎使用殆尽,再卖不出去,就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啊!”
杭州之行让戴根盛敏锐地意识到,油纸伞要走市场化之路,必须先走出村落,将目光瞄准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地。凭借过硬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以及精准的市场定位,甲路伞在苏杭一带开始诗意氤氲。年,甲路伞年销量已超过30万把,在国内外的舞台上,常能欣赏到它摇曳出的诗情画意。
创新
“甲路伞甲天下”的口号,源于甲路人对纯手工制作的油纸伞的自信。有谚曰:工序七十二道半,搬进搬出不肖算。甲路伞制作的繁琐程度,可见一斑。油纸伞重新焕发活力,关键在于制作过程中对传统工艺孜孜不倦的传承与创新。
5月28日,记者跟随戴根盛走进甲路伞艺园,亲眼目睹传统手工技艺制作油纸伞的全过程。扶贫车间里,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每一道工序的精细制作,桐油味弥漫,竹条、笔墨、棉纸在手工艺人指尖仿佛是跳动的艺术品,温和精致,浸染着丝丝入扣的诗意,也体现出精雕细琢的匠人精神。
伞键,油纸伞上最精巧的部件。年逾七旬的张喜保手持篾刀在竹片上飞舞,不到半分钟,一个长约10厘米的伞键就插入槽内。“伞键弹跳自如,开合连贯无停顿,做得不错。”戴根盛试撑了下,颇为满意。他告诉记者,伞键能否与伞杆槽完美契合,除了要把握好削竹片的力道外,伞键削多长多宽、斜角多少度,全凭手艺人传授以及千百次实践得来的经验技巧。
制作一把上好的甲路伞,得经过70多道工序,从选料、制料,到削伞架、上伞杆、打小孔、装伞键、绕伞圈、裱伞纸、糊伞边、收伞卷、画伞、刷桐油、穿线……哪一个环节不达标,都可能成为次品。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甲路伞不仅要传承,还要创新,戴根盛一直秉承着这个理念,即使在艰难的疫情期间,创新之路也未止步。
年受“非典”影响,油纸伞销售遭遇重创。当时,许多人劝他转行,他不但不为所动,反而在员工工资、超量库存的重压之下,举债买下余平方米的新厂房。趁着生产空闲期,他扎进车间苦心钻研新工艺——蓝印花布伞、临摹名家字画伞、清新淡雅的青花纸伞,多种新颖样式的油纸伞走进人们的视野,伞厂逐渐恢复元气。
17年后,新冠肺炎疫情让厂里按下暂停键,戴根盛便带领老中青三代员工研发新产品。历经无数次试验后,防水无油纸研制成功。“刷了桐油的伞难免气味浓重,除了专营店外,无法进入超市,防水无油纸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戴根盛说,两次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家都能勠力同心、守正创新。
扶贫
在伞艺园外墙上,“扶贫产业”相关内容被放在醒目位置重点介绍:甲路伞的畅销让村民受益,劳作之余可进行纸伞配件前期加工以增加收入。伞厂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以能人带动部分劳动力弱的贫困户创收。
甲路试水“非遗+农户”的生产方式,除了50名工厂员工外,制伞骨的前期工作都放在农户家中,这样又解决了多人的就业。即便是下游的材料加工和组装工作,也能为村民带去每月平均3元的稳定收入。因为甲路伞名声在外,互联网销售也风生水起。仅在甲路村,就有16家农户借此致富。
54岁的时仙花是厂里的正式员工,从2年开始学习裱伞、糊伞边技艺,月收入有三千多元。53岁的张水文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其妻患有精神疾病无劳动力,他自己身体长期患病。戴根盛得知他年轻时学过裁缝手艺,就安排他到材料室裁剪布料、皮纸棉纸。“这里是计件工作,时间机动,我忙完了家里的辣椒育苗就来车间裁剪,既就近工作又照顾了家庭,现在家里已经脱贫了。”张水文一边熟练地裁剪伞布,一边高兴地告诉记者。
在甲路村,把自己当作伞厂“编外员工”的村民,不在少数。“只要大家送过来的纸伞配件质量合格,厂里都会收,大家增收致富,何乐而不为!”戴根盛平和地笑言。
如今,甲路油纸伞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而且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年产量30余万把,年产值逾万元。“希望甲路油纸伞这一传统工艺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也盼望更多年轻人加入到传承非遗的队伍中来,让非遗拥有更宽广的平台,在新时代焕发更耀眼的光彩。”戴根盛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