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记忆丨李白与崔颢的金华之缘浙江日报
2023/5/5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小邹鲁”金华,文化资源丰富、地位独特。为充分挖掘、展现这一丰富的资源,提升浙中生态廊道的文化内涵,金华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联手浙江新闻客户端共同推出“廊道上的文史记忆”,寻找八婺共建共融共享共赢的文化力量。
李白
在中国的各大旅游城市和景区中,都少不了一些著名的古代楼宇,它们既是一个城市的象征,更是城市文化的符号。我国的名楼有始建于三国东吴(年)的湖南岳阳楼、东吴黄武二年(年)的武汉黄鹤楼、建于南朝齐隆昌元年(年)的金华八咏楼、始建于北周时期(年)的山西鹳雀楼、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年)的江西滕王阁、建于宋朝嘉祐六年(年)山东蓬莱阁、明洪武七年(年)建造的南京阅江楼、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年)的宁波天一阁,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年)的昆明大观楼。从建楼的历史看,金华的八咏楼还可以排在前几位。
既然楼宇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所在,在讲究韵文诗词的古代,流传的诗词和故事都成为脍炙人口的传奇,被后人津津乐道。李白在黄鹤楼的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然后索然离去,以及后人根据李白搁笔的趣事,修建的搁笔亭,成了一段隽永的古代文坛佳话。年8月,作者有幸游览黄鹤楼,特地前往搁笔亭对两位先贤表达敬意。李白与崔颢的黄鹤楼之缘为中国文坛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而距黄鹤楼之东千里之遥的金华,同样留存了一段李白与崔颢交缘的历史印迹。
在金华,有一座著名的古代楼宇,是由我国著名文学家沈约建于南朝齐隆昌元年(年)的八咏楼,号称东南第一楼。沈约在东阳郡任职期间,兴建阁楼,名之玄畅楼。玄畅楼建成后,沈约多次登楼赋诗,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他的《登玄畅楼》最为知名,尔后又作《玄畅楼八咏》并扩而咏之。这八首诗歌是沈约声律论的具体表现,他在诗中开始自觉运用平上去入四声,自觉注重押韵,这对后来诗歌的发展,特别是对唐代律诗的发生和形成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因此之故,唐代的文人十分推崇沈约,所以从唐代起遂以诗名改玄畅楼为八咏楼,以志纪念。八咏楼原名玄畅楼,八咏楼因沈约的八咏诗而名,这在我国的古代楼阁命名中是不多见的。由于沈约的盛名,八咏楼迅速跻身名楼之列,因此也吸引了大批文人雅士登临赋诗,这其中就有以《黄鹤楼》名扬天下的崔颢。他在游览八咏楼后写下了《题沈隐侯八咏楼》一诗:
梁日东阳守,为楼望越中。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江静闻山狖,川长数塞鸿。登临白云晚,流恨此遗风。
崔颢
崔颢从沈约任东阳郡太守入手,顺势导出建造的八咏楼的气势,可谓危台高楼,吴越之山川形胜,尽在一览中,此联落笔自然,由古人起称之为远,望尽越中称之为高,故开篇高远,气度非凡,很接近读者继续往下读下去的心理。颔联以窗外明月、史中古人对过往的人物进行怀念,尤其是两个首字的形容词,进一步流露崔颢对沈约的仰慕之情,颇有明月依旧在,不见古人来的悠远之境。颈联描述登楼的所见所闻,由于江水宁静居然可以听到山中猿猴的哀鸣,因为溪流的绵长竟然能够望见远方鸿雁的影子,以此用夸张的手法来体现八咏楼的卓尔不凡。通常来说,律诗的中二联,往往由景到情,触景生情。而崔颢反其道而行,由情至景,生情顾景。从表达对古人的崇敬而又不可相见的失落,进而以对高楼的描述隐喻古人的崇高,这才是诗家的高明手法。临近结尾,在尾联中崔颢才大致交代了登楼的时间,已经是午后了,白云悠悠,暮色来候,此时此景念古人之久远,叹自我之伤感,其黯然之神情,如山间清泉喷涌而出。全诗由吊古、怀人、描景、抒情四个阶段组成,情景相融,意象高远,诗风古朴,故有前人有评:高苍浑朴,风骨凛然。
至于崔颢登临八咏楼的具体时间已经不可考证,因为历史书籍对崔颢的记载的确太少了。而李白登临八咏楼的时间应该是唐玄宗天宝十三载(年),也正是崔颢去世的当年,因而可以论定崔颢肯定早于李白登上八咏楼。据历史记载,李白先后游历越中大六七次,其游访的目的地是剡中地区(嵊州、新昌、天台一带),因为这里是谢安、谢灵运的谢氏家族居住地,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迷人,其《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描述这一带的景象。金华也属越中地带,离剡中不远,对金华的风土人情李白自然有所耳闻,因而在他的诗作中多次提到金华:
《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其二
闻说金华渡,东连五百滩。
全胜若耶好,莫道此行难。
猿啸千溪合,松风五月寒。
他年一携手,摇艇入新安。
《对酒歌》其一
松子栖金华,安期入蓬海。
此人古之仙,羽化竟何在。
浮生速流电,倏忽变光彩。
天地无凋换,容颜有迁改。
对酒不肯饮,含情欲谁待。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节选
松风和猿声,搜索连洞壑。
径出梅花桥,双溪纳归潮。
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
沈约八咏楼,城西孤岧峣。
岧峣四荒外,旷望群川会。
云卷天地开,波连浙西大。
由此可见,李白对金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