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婺源砚边小语

2022/5/9 来源:不详

网站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354.html

品读婺源

天人合一的和谐景象

在婺源的山川间呈现得特别透彻

——余秋雨

来源:《中国文化报》

砚边小语

beautifulday

洪忠佩

一头耕牛,少年提绳而牵,抑或骑于牛背,如同进入“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意象。虽然没有杨柳,却似乎让我们能够感受到拂面的春风、低沉的牛哞、清脆的鸟鸣,以及孩童的稚气与欢愉。还有,李白的酒杯邀来了明月,老翁独钓钓来江水的浩渺、人的淡泊。不承想,这些都是砚人寒山在一方方歙砚上雕刻表达的意境。

《过雨溪山秋色新》

往往,一位砚人用唐诗宋词、文化典故作为砚雕创作的背景元素,能够依形施艺,本身就体现出了他对传统美学的认知和出色的创作能力。

歙砚,又名龙尾砚,跻身于中国四大名砚序列。寒山,是砚人汪鸿欣自己起的号。他为人低调,一直以砚人自谦,说只不过是家乡给了他表现艺术个性与才华的机会,况且所有的作品创作和艺术光环只能代表过去。是的,寒山的家乡大畈与歙砚砚石原产地龙尾山毗连,也是歙砚砚石的主要产地,有“歙砚之乡”的美誉。早在20多年前,他拜在砚雕师俞怀元门下学艺,完成第一方砚雕作品《明月松间照》时,就郑重地落上了“寒山”款。他根本没想到,自己对砚雕技艺的孜孜以求,让“寒山”后来在歙砚界雕出了名声。

《砚山行》

对于一位从事歙砚雕刻创作的砚人而言,寒山的创作主题当然离不开歙砚史。他以黄庭坚《砚山行》创作的同题作品,体现了对歙砚史的充分了解和准确把握,砚石的自然纹理与历史场景刻画体现得淋漓尽致,而豫章先生“新安出城二百里,走峰奔岳如斗蚁。陆不通车水不舟,步步穿云到龙尾”的诗句恰好点题。历史上朝廷在歙州置砚务,与南唐后主李煜偏爱歙砚不无关系。寒山创作的一方《称砚图》,把砚务官李少微刻画得栩栩如生。

《称砚图》

等于说,寒山是从一个侧面用刻刀在为歙砚史立传。甚至,寒山把地方传说捋了又捋,许多遮蔽、湮灭的典故也在刻刀下重现了——《婺女》《灵山伏虎》《四世一品》《廉泉》《芳村夜读》《书香门第》,都成了他对婺源民间文化的解读与溯源。

《让溪春早》

寒山在砚雕创作上的自信,让他把刻刀延伸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更深处:《孔子问礼》《洗砚图》《竹下论经》《赤壁赋》《读书取世长》《忠孝传家》《静听禅音》《十八罗汉》《洛神》等,一个个历史典故在作品中惟妙惟肖地呈现出来。

《天官(汪鋐)家书》

明代的汪鋐既是大畈汪氏的先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践并提出“师夷制夷”的军事家,他清廉自守,曾任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民间尊称为“天官”。年,寒山为了《天官家书》的创作,带着实验的意味,把影雕运用到砚雕创作中。不料,作品显现的效果比浮雕更加高古、传神。于是,他沉浸其中,一发不可收拾,近年专心把影雕运用到砚雕创作之中:王羲之、虞世南、张旭、苏轼、赵孟頫、文征明、董其昌、吴昌硕、于右任、弘一等书画名人,一同走进了他的砚雕作品《曲水流觞·历代??心经??书法雅集组砚》。那密密麻麻的点与线宛如针脚,点、线、面都简到极致,人物黑白明暗成像,别具神韵。

《曲水流觞?·历代心经书法雅集组砚》中的王義之、弘一

想来,寒山是有扎实的书画、金石学功底的,他领悟到了传统美学与砚雕艺术融合的种子,并且在砚雕上生根、开花、结果。“寒山的砚雕作品,题材广泛,尤以人物见长,旁及山水、飞禽、走兽……皆得其妙。其制砚,以思想领导技巧,意不在多,在于巧、在于妙!众所皆知,其有‘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之神功,善于运用砚石之天然纹理与造形,因材、因形施艺,力求天工与人工的完美结合,别人看不起眼的石料往往透过其慧眼巧思,每每有拍案叫绝之作。”砚文化学者吴鸿祥在鉴赏寒山的砚雕作品后如是说。

《尽守山房万卷书》局部

在寒山艺术馆临窗品茗,与寒山谈砚是颇有意思的事,谈龙尾山老坑、谈歙砚历史、谈技艺传承,也谈文房清供与砚台收藏。寒山开诚布公,他最初学艺只是为了掌握一种生存技能和谋生手段,后来才有了技艺上的追求与工匠精神的恪守。想想也是,哪一位砚人的技艺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爱砚的藏家呢,谁不想在文房中藏有一方既有独特匠心又具形式美的砚台?

更多时候,我发现寒山拿着一块砚石出神,手指在砚石弹一弹,不时又去摩挲一下,再凝目静思。一旦他拿起刻刀,就是忘我的,如醉如痴,每一刀都保持敬畏,以及对技艺的精益求精——审石能够“依势取巧,依色取巧”,而雕刻又“化繁为简,化简为精”。他注重于石质纹理在雕刻作品中的自然呈现,砚石上的金星、金晕、眉子、波纹,都能“俏入其中”——那砚石上的星晕纹理,都化作了山瀑、流泉、晨曦、晚霞、虫豸、萤光、星月。他刻砚的理想,无不体现在自然山水与人文精神的追求上。难怪书画鉴赏家魏学峰这样评价寒山:“他善于发现石头中蕴含的一种象征生命之谜的朦胧美、哲理美和神秘美,他日日沉浸在石头上,不到把它表现为完满的艺术形象时决不放弃……将纹理丰富的龙尾山特有的石质化为古苔幽径、云影高梧、清溪一舟、斜风烟雨……”

《三香》

一方砚石上透出的意趣,俨然是文房案头的山水,人文的气息,一如水墨洇漫的写意、大地时光的印记。显然,那龙尾山中、歙砚之上、刻刀之下,共同构成了寒山的诗与远方。

作者简介

洪忠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三十三届高研班学员,江西滕王阁文学院第四届特聘作家。发表散文、小说三百多万字,作品散见《青年文学》《北京文学》《作品》《天涯》《散文》《芳草》《西部》《红岩》《星火》《文学界》《鸭绿江》《四川文学》《湖南文学》《山东文学》《安徽文学》《黄河文学》《南方文学》《创作与评论》《散文海外版》,先后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等多种选本。出版散文集《影像·记忆》《婺源的桥》《松风煮茗》,长篇小说《见素抱朴》等多部。

洪忠佩

谢谢阅读

图片

来源寒山艺术馆

编辑丨婺里君

婺里徽音

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1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