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砚文化考古类型专题展览,认识名砚是怎
2023/12/4 来源:不详白癜风盲目用药的危害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23/6185389.html
在跨湖桥遗址博物馆里还看了一场“砚国明珠”专题展览,印象中名砚应该是歙砚吧,可是这场专题展览是江西上饶市博物馆展出的。展览不仅反映宋代砚山采石制砚的盛况,而且展示了宋砚制作的工艺流程。无论是从选料,还是从设计雕刻,都是精益求精,为歙砚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历史依据。
砚山还真有其山,展览中介绍了其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溪头乡境内,又称龙尾山,罗纹山。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大学士欧阳修专门写了《砚谱》说:“歙石出龙尾溪,其石坚劲,大抵多发墨,故前世多用之。”
苏东坡喜欢歙砚,拿家传宝剑与友交换,写下《张近几仲有龙尾子石砚以铜剑易之》。米芾是砚痴,他写了《砚史》时,记载歙砚章节时,直接把“歙砚婺源石”作为标题。
为什么江西婺源砚称歙砚呢,查一下历史就知道,古代婺源历唐宋元明清皆属歙州,出产的名物自然标之以州名,故名歙砚。婺源龙尾山是中国四大名砚--歙砚的矿石生产基地,歙砚的根源就在婺源。北宋书法家蔡襄把歙砚比作价值连城的“和氏璧”一样珍贵。写诗赞道:“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不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宋代龙尾砚被列为朝廷贡品,文坛大家欧阳修、苏轼、苏辙、黄庭坚、蔡襄都曾为龙尾砚撰文、填词、写诗,更使其声名远播,身价百倍。
这个展览用详细的图文,展示了宋砚制作的工艺流程。无论是从选料,还是从设计雕刻,都是精益求精。从史料中也看到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曾徒步考察龙尾山,写下长诗名诗《砚山行》:“新安出城二百里,走峰奔峦如斗蚁。陆不通车水不舟,步步穿云到龙尾。”他实地看到了采石。
采下来的石料不等于都能制砚,还要经过挑选。好的砚石往往藏在巨大的岩石之中,如诗中所说:“凿砺磨形如日生,刻骨镂金寻石髓。选堪去杂用精奇,往往百中三四耳。”
制坯的工序:平坯、形设、整形和磨坯,需要“磨方剪锐熟端相,审样状名随手是。”
设计要按按砚坯大小、质地优劣、形状方圆等,认真考虑题材、立意、构图、造型以及雕刻的刀法刀路,然后在砚石上描出最理想的设计图案。
雕刻要先凿后雕,先将砚堂、墨池及砚背凿出初样。然后,用铲刀和雕刀修整。让一块砚台平平整整。
打磨,砚石磨光的好坏,直接影响砚石的品质及使用的效果。宋人选择无杂质的的磨石以及捣碎的砂石来打磨。
配盒,也很讲究。宋人一般用木胎漆盒较多。根据砚台的大小、形状、薄厚,配制砚盒,以保护整方砚台,防止尘埃入砚,又起到装饰砚台的作用。
最后一道工序是涂蜡。宋人采用墨蜡涂砚,起到美观护砚作用。制作好的歙砚,如同黄庭坚的描述:“不轻不燥禀天然,重实温润如君子。日辉灿灿飞金星,碧云色夺端州紫。遂令天下文章翁,走吏迢迢来涧底。”
#暖春生活季#
(欢迎朋友们阅读后,点评、点赞或转发,以示鼓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