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白鹇环颈雉登上央视正大综艺动物
2023/7/16 来源:不详4月11日,央视一套《正大综艺·动物来啦》播出了婺源白鹇、环颈雉的珍惜画面,展现了婺源良好的生态环境!
婺源,是一颗镶嵌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的绿色明珠,因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被外界誉为“最美乡村”。长期以来,婺源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呵护绿水青山、涵养金山银山,获评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县、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荣誉称号,连续七年获评江西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先进县。在环境高质量发展下,婺源也在孜孜付出。01在生态保护上“铁心硬手”。婺源始终把优美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和最大的品牌,坚持保护优先,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强化环境监管执法,对破坏环境“亮剑”。成立“环保警察”,创新开展了“环保”行动,有效解决当前环境保护工作上存在的环境监管难到位、执法力量太薄弱、行动处置不及时、部门联动不顺畅等问题,实现环保监管执法全覆盖。结合“双随机”检查制度,切实开展辖区内排污企业的日常监管,督促企业加强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和管理,落实专人负责,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源头把控,降低“排放量”。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严把项目选址关、环评关、验收关,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并进一步规范环评审批行为,做好重点项目环保前期调研,压缩审批期限,提高审批效率,提升了办事环境“含绿量”。创新举措开路,拓宽“绿通道”。在全国首创自然保护小区模式,以人大决议的形式明确全县所有天然阔叶林长期禁伐;对全县多座被承包的山塘水库和座养猪场实行禁养;我们坚持“招商引资、环保先行”,严禁一切有污染的企业落户婺源,对污染说“NO”。现在婺源成了世界珍稀濒危鸟种蓝冠噪鹛春夏栖息地和世界最大野生鸳鸯越冬栖息地。
02在拓展生态产业上“追星赶月”。“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行,殷实小康但环境退化也不行。”婺源始终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如今,婺源获评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产业也“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发展“生态旅游”。绿色是婺源的底色,依托生态资源发展了国家5A级1个、国家4A级景区14个,4A级以上景区数量位于全国县级之首,游客接待人次连续12年位居全省之首,打造了乡村民宿“婺源样板”,探索了旅居度假“婺源方案”,贡献了体育旅游“婺源力量”。瞄准“生态农业”。今年1月4日婺源成功通过了生态环境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的核验,这是婺源获得的又一个国家级荣誉,也是江西首个“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县”称号,有机之花已开遍婺源沃野。婺源以“生态化、品牌化、多元化”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以婺源绿茶为核心,婺源皇菊、荷包红鱼、中草药、油茶等农产品为支柱的生态农业,涌现了塘村、松风翠等一批休闲农业观光体验园。紧盯“生态工业”。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生态工业并不矛盾。婺源坚定不移发展旅游商品、智能制造、服装家纺、绿色食品等新型工业,发展徽州三雕、龙尾砚台、甲路纸伞等旅游商品加工业,涌现了一批工业旅游示范点,“工业蛋糕”不断做大做强。
03在生态机制上筑牢“绿色堡垒”。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市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改革的要求,积极推进制度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加强高位推动,深化协调推进。健全完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建立高规格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主任、分管县领导为副主任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增强生态保护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加强生态共建,促进全员参与。积极开展微家训、最美婺源人创建等主题活动,发挥村民理事会和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推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乡文明程度的整体提高。加强考核监管,倒逼责任落实。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领导干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年度科级领导班子绩效管理考核内容,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等,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树立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鲜明导向,取得了良好效果。
综合采编:戴海晓
作者/来源:掌上婺源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