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金华城里的篾匠浙江日报

2023/4/27 来源:不详

篾匠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金华城里的百工圈中,是个为数不少的群体。按传统的篾匠分类:片子活、丝子活、花子活。像席子、垫子、蒸笼都称作片子活;筐、筛、篮是丝子活;凡带图案的统称是花子活;花子活难度最大,价值也最高。当然,除此之外编织篾链缆更是篾匠手艺的顶尖活。

旧时,老金华城里的篾匠少有固定的营业门面,更不要说有像样的工场,基本都属于家庭作坊式的,产品也是完全根据市场需求,什么好卖做什么。因此,作坊分布也基本按生意景气度、信息灵敏度、交通便捷、乡亲抱团等因素选择。盐埠头沿婺江边往西至昔日的陈日新饭店一带,是擅长片子活和丝子活的永康篾匠手艺人为多;西大门(现金华饭店一带)、洋塘里以陈义兴篾作店,王金富、郑海水,徐根荣等做蒸笼和竹床、椅等竹器;古楼里浦阳公所以于昌芳、蒋有钱、石元水为代表的浦江篾匠圈,30多人以水壶壳、笠帽、酱缸笠蓬为主;而当年旌孝街、东市街、仓茅亭一带则是以妇女劳力为主的洗刷帚产业圈。

作为篾匠一生都在竹子上做功夫。接到活先要把毛竹掰开,再把竹子剖成柳条状,粗细均匀,青白分明,之后再按篾青、篾黄分类,还要把表面刮得光滑、细腻。篾青是用来编精细用具的,比如篾席。篾黄则是用来做比较粗的物品的,比如地簟、炭篓。通过一系列的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等工艺,才能做成一件好的活。手艺人都相信“三分手艺,七分家什”,篾匠对工具也十分讲究。一般来说,篾匠的工具有砍边、磕刀、小锯、编锤,还有一件特殊的工具就是:“度篾齿”,这玩意儿不大,却有些特别,铁打成像小刀一样,安上一个木柄,有一面有一道特制的小槽,它的独特作用是插在一个地方,把柔软结实的篾从小槽中穿过去后,篾的表面会修饰得更光滑和圆润,这种刮篾方式起到打磨的作用;其中最讲究的是篾匠的尺板。这种尺板不同于一般的尺板,因为,篾匠的一尺二寸才算一尺。据说这是当年鲁班老爷子定的规矩,是为了公平处理他的木匠、石匠、篾匠三个徒弟的劳动付出的。他认为篾匠相对比较轻松,所以篾匠的尺寸是一尺二寸算一尺,多出的二寸是帮木匠和石匠,其中石匠八寸五分算一尺,木匠九寸五分算一尺。实际上这只不过是手艺人过去的一种传说,这“三个徒弟”早就融入了现代社会的共同价值观,不会这么斤斤计较。但是跟其他手艺人一样,篾匠也有自己评价技艺和业绩的标准。

评价一个篾匠师傅的活做得怎样?就看你是否掌握了活的关键点。如看一个篾匠制作挑菜秧的高脚畚箕的手艺如何,看挑起来畚箕会否扁,也就是畚箕两边的把,向内夹拢的程度,太软,簸箕把受力会往内扁,容易把菜秧苗夹伤;再就是看担子放下时,簸箕是否立得稳?又如编炭篓要用宽一些的篾条,衡量一个篾匠师傅是否懂行,就看编炭篓时是否能做到上小,肚大,脚稳;因为肚大能多装货;编米筛和簸箕,中心与四周边框的硬、软度掌握得如何?硬了,所簸的米豆会崩到地上;软了,所簸的东西会往中心倾。所以任何手艺的技艺高低,都在细节的处理、把控上。

篾匠师傅还有一样了不起的手艺,知道的人和会的人都为数寥寥,听说当时金华城里的篾匠,也只有一位姓鲍的兰溪篾匠会这种手艺。这种手艺叫“编竹链缆绳”。这是一种专门为水上运输的船只和竹、木筏(排)相互联结、靠码头泊岸时固定泊位,防止被水冲散,当缆绳用。

过去从大山里采伐来的竹木,都是通过放筏的方式运出山的。为了节约成本,采伐老板总希望能多放几张筏(排),但又怕排筏过长了,缆绳绑不牢,遇上急流险滩、山洪暴发,缆绳经不起岩石的磨砺被磨断,筏(排)被冲散。所以他们在如何加强运输过程和停泊待运的突发事件防范上,是动了不少脑筋的。篾匠师傅用他们过人的智慧和丰富的经验,催生了“竹链缆绳”这项发明。

用竹丝编成缆绳。竹丝采用竹青皮,强度、柔韧度特佳;再是竹缆不怕水泡,在河道上使用经久耐用。采访中不少老篾工说起竹链缆都特别有成就感。一张筏(排),一般木材是15公分左右直径的10—12根左右,竹子是10公分左右直径的12—15根,放一次筏(排)少则是10张,多则是15张甚至更多,论重量也有数十吨左右;而且竹链缆根据作用不同,分绳索缆和锚索缆两大类。

绳索缆一般用来筏与筏之间的绑扎,直径一般在3—6公分左右,锚缆主要用于靠码头时锚泊船、筏用。因要同时锚数列竹、木筏(排),承重大,所以直径一般是在5—10公分,甚至更粗。

竹链缆采用链条方式,可以一节节连接,一根链缆最长可连接至几十米;而且为了运输方便,可以像电缆线一样盘卷成大小盘。最神奇的是竹链缆由于篾匠们发明的一种不同寻常的编织法,可以让竹缆受力后越拉越紧。为了保证强度,他们会根据不同的直径,采用不同的分层结构。多的可至数层。为了避免每层之间相互摩擦,篾匠们在各层之间充填了竹丝类的填充物。保证了这么粗的竹链缆伸缩,卷曲自如。

编织竹链缆是项技术活,不但要分层编织,填充物也要分层填入。为此每当风和日丽的时候,在南市街七里陇溪滩可以看到一组、一组篾匠围着四根木柱,柱子旁边堆着已经经过石灰池浸泡过的篾丝及填充物;编竹缆的师傅围着四根柱子编织着;竹链缆在篾工师傅的手上节节升高。其他师傅在一边有的帮忙递竹丝,有的帮忙装填充物,有的帮忙把编好的竹缆卷成捆,抬到岸上,场面甚是壮观。

篾匠这一行与寻常百姓家生活密切相连。如今,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神速,各种新材料、新科技不断替代着日常生活中的竹、篾制品,除了作为工艺品上升为艺术品的竹编艺术制品,篾匠成为工艺大师外,其他篾匠已渐渐退出百工圈,年轻人已经难得有人会去拜师学篾匠了。这是某种历史的消亡,还是以新的形式在蜕变?人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随着历史的脚步往前走。

“小邹鲁”金华,文化资源丰富、地位独特。为充分挖掘、展现这一丰富的资源,提升浙中生态廊道的文化内涵,金华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联手浙江新闻客户端共同推出“廊道上的文史记忆”,寻找八婺共建共融共享共赢的文化力量。

值班编辑:叶梦婷

值班主编:杜羽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44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