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瓷都,镇动天下江西景德镇国土空间总
2024/9/9 来源:不详1.景德镇市简介
景德镇市,别称“瓷都”,江西省地级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北与安徽省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鄱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省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总面积平方千米。截至年底,景德镇市下辖2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1个县。截至年末,景德镇市常住总人口为.万人。年,景德镇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亿元,财政收入.5亿元。
景德镇设镇于东晋时期,始称“昌南”,后易名“新平”,隶属江州;唐天宝元年(年)更名“浮梁”;北宋赵恒景德元年定名“景德镇”,隶属于浮梁县;解放后从浮梁县分出,置景德镇市;年,浮梁县并入景德镇市。景德镇市是世界瓷都,中国直升机工业的摇篮、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景德镇市行政区划图
2.战略目标与发展战略城市定位:国际瓷都;国家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基地;国家军民融合发展重点建设区域;国际陶瓷文化交流合作交易中心;世界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发展目标:世界陶瓷文化中心城市;新型人文城市;高质量江西发展样本。
发展战略:四大战略任务领航新时期全面发展:国际化战略、中华标识战略、高标准战略、高质量战略。
3.区域协同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景德镇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起点城市,立足深厚的陶瓷历史文化底蕴,促进陶瓷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推进区域交通设施协同,打造陶瓷产业开放平台,建设以陶瓷文化为特色的“一带一路”文化战略节点城市:功能产业协同、开放平台协同、区域交通设施协同。
推动闽浙赣皖四省交界地区协同发展: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共同保护,推进跨省文化旅游设施、交通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协同共建,促进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加强天目山、怀玉山区水源涵养功能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在线性遗产保护活化方面加强与祁门、黄山、婺源、鄱阳等周边历史城市的合作;推进九景黄、六安景两条区域旅游带协同发展;重点加强与婺源、黄山等地区的公路衔接协调;明确千伏景南变空间落位,协同预留千伏电力廊道。
引领景婺鄱地区协同发展:将景德镇建设成为鄱阳湖东岸中心城市、区域教育与人才培训中心,推进景婺鄱三市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区域交通设施和区域生态保护治理方面的协作。建设鄱阳湖东岸中心城市、区域教育和人才培训中心;保障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谋划至鄱阳、南昌快速通道;加强饶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协同。
4.国土空间格局4.1国土空间保护格局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以自然历史格局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促进要素集聚、网络连通、区域均衡,构建“双心集聚、三轴驱动、三区协同”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1)双心集聚:以景德镇中心城市(市县一体)为中心、乐平中心城区为副中心,9个重点镇为市域城镇化的主要载体;
(2)三轴驱动:依托国道工业发展轴、串联市域中部陶瓷文化空间的区域联系轴、以自然-文化-人居结合的景瑶发展轴;
(3)三区协同:保护黄山、天目山余脉等中北部生态发展区,形成“北林”格局,建设中部城镇绿色发展区,形成“中城”格局,建设乐安河两岸的农业生产区,形成“南农”格局。
国土空间保护格局
4.2国土空间用途分区以国土空间的保护与保留、开发与利用两大管控要求为基础,合理配置空间资源,根据主要功能导向和自然地理特征,将全市划分为7大用途分区:乡村发展区、矿产能源发展区、文化遗产保护区、城镇发展区、农田保护区、生态控制区、生态保护区。
国土空间用途分区
5.农业空间5.1农业空间发展格局落实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尊重和顺应农业耕作历史格局,对农业空间进行发展引导,在“三区协同”总体格局的基础上,形成全域“三区五片多单元”的农业发展空间格局。
三区:北部山林茶农业区、中部丘陵都市农业区、南部平原菜农业区;
五片:绿色生态农业片区、休闲观光农业片区、高效示范农业片区、城郊保障农业片区、优质特色农业片区;
多单元:高山有机茶园、高岭中国村、省级以上茶园示范基地、富硒稻米种植地等特色单元。
市域农业空间规划
5.2耕地布局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坚决守住耕地红线,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因地制宜推广保护性耕地,提高耕地耕层厚度和有机质含量,强化新时期耕地“三位一体”保护。
耕地布局
5.3基本农田保护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按照总体稳定、局部微调、应保尽保、量质并重的要求,严格落实省级下达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基本农田保护
6.生态空间6.1生态保护空间格局落实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以赣东北山地生态屏障为重点,融入江西省生态安全格局,充分发挥生态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在“三区协同”总体格局的基础上,锚固“一屏两廊三区多点”的生态保护空间格局。
一屏:赣东北山地生态屏障;
两廊:昌江生态廊道、乐安江生态廊道;
三区:北部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中部城镇绿色发展区、南部平原农林发展区;
多点:点状生态空间包含保护与修复两类,保护类指自然保护地、天然林等生态节点,修复类指废弃矿山治理重点区等重点修复地区。
生态保护空间格局
6.2自然保护地体系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科学整合和优化自然保护地,遵循分级管理、分区管控的原则,构建“3+11”两级自然保护地体系。积极联合赣皖设立国家公园。
3个自然保护区:黄字号黑麂省级自然保护区、瑶里省级自然保护区、大岭培白颈长尾雉省级自然保护区。
11个自然公园:景德镇国家森林公园、洪岩国家森林公园、玉田湖国家湿地公园、茶宝山省级森林公园、昌南湖省级湿地公园、东湖省级湿地公园、郭璞峰省级森林公园、黄牛信省级森林公园、青龙尖省级森林公园、三贤湖省级湿地公园、万寿寺省级森林公园。
自然保护地体系
6.3生态保护红线基于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将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态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等功能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并严格保护,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生态保护红线
7.城镇空间7.1城镇发展空间格局落实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研判城市发展方向,整合城市发展资源,在“双心集聚、三轴驱动”总体格局的基础上,形成“双心多点、三主轴两副轴”的城镇发展空间格局。
双心:景德镇中心城区(市县一体)、乐平中心城区;‘’
多点:鲇鱼山镇、蛟谭镇、涌山镇、众埠镇、塔前镇、鹅湖镇、瑶里镇、洪岩镇和经公桥镇等重点镇;
三主轴:景乐发展轴、区域发展轴、景瑶发展轴;
两副轴:景东发展次轴、景南发展次轴。
城镇发展空间格局
7.2城镇体系支撑城镇空间协调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规划形成“市域中心城市-市域副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乡镇-中心村”五级城镇体系,引导重点资源有序投放。
市域中心城市:景德镇市中心城区(市县一体)·;
市域副中心城市:乐平市中心城区。
重点镇:鲇鱼山镇、蛟潭镇、涌山镇、众埠镇、塔前镇、鹅湖镇、瑶里镇、洪岩镇和经公桥镇。
一般乡镇:19个一般乡镇,发挥对乡镇域农业生产生活的服务功能。
中心村:95个中心村,提高中心村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标准。
城镇体系
7.3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合理引导景德镇市中心城区(市县一体)集约高效发展,提升国际生产、生活服务、公共设施服务、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塑造以陶瓷文化的历史传承和时代创新相交融的城市风貌,支撑中心城区能级提升。
一心三副:集行政、商业、公共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核心;昌南产业服务核心、景东文化创意服务核心、北部科教、商务服务核心。
一轴三带:集城市拓展、交通、区域、文化为一体的珠山大道陶瓷文化保护传承轴;昌江百里风光带、西部产业发展带、东部文化发展带。
六组团:罗家组团(含三龙)、高新组团、昌南组团、核心组团、景东组团(含湘湖)、浮梁组团。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7.4产业空间载体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预控工业用地总量,推进产业园区整合,以行业创新程度作为重要标尺,调节工业用地供给,倒逼用地使用效率提升,以更集约的资源供给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产业平台
7.5城市生产活动组织延续“因瓷而生”的文化基因,依托混合设计街区推动陶瓷文创发展;培育科技引领的新兴陶瓷业态,依托产业园区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城市生产活动组织
8.历史文化保护与旅游体系8.1历史文化保护格局构建山水人文魅力的空间格局深入挖掘景德镇自然与人文价值,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独特魅力,统筹文化资源的整体保护与文化传承,充分彰显景德镇山水绵延不绝、文化多元鲜活的城市特色,形成“一主一次、三带十片区”的山水人文魅力空间格局。
一主一次:景德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主核心、乐平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次核心;
三带:昌江瓷带文化带、东河瓷业文化带、乐安河戏台文化带;
十片区:浮北茶文化村落聚集区、浮北红色文化村落聚集区、高领瓷文化聚集区、瑶里瓷茶文化聚集区、南河-小南河瓷业遗址聚集区、乐平古城文化聚集区、乐安河东侧文化聚集区、涌山文化聚集区。
历史文化保护格局
8.2历史文化保护控制线以具有保护意义、承载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价值的城市、村镇等复合型、活态遗产为主体,构建全域“古城-古道-村镇”的多层次保护体系。
历史文化保护控制线
9.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互联互通、立体高效”的市域综合交通体系。推进区域高快速铁路及高速公路建设,优化干线公路网络布局,提升公路品质,推动航空及水运建设,形成全域客货运枢纽体系。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